研究生望了一眼,另一个研究生眼睛一直盯着电脑屏幕,双手五指不停地敲打键盘:“杨教授去了实验室,不在这里。”
莫里斯失望地离开。
---
此时的实验室,杨平在办公室里打电话,实验室这边也给他设置一个办公室,现在他在这边办公室的时间其实更多。
他需要借助何教授的大模型来分析这一对连体人的神经系统真正的分界,这个问题不解决,即使手术成功,这一对患者也会留下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
何教授现在的大模型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小作坊,获得杨平科研基金拨款后,他放开手脚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他已经组建了世界上最强医学大模型团队,搭建了自己的云计算平台。
“将生化、生理、病理、解剖等等,尽量可能全的数据输入进去,它一定可以帮助你找到真实的分界线,虽然我们也不知道需要哪些数据,但是我知道,数据越多越好。”
何主任对自己的模型非常有信心。
现在他的团队里面有优秀的数学家、计算机天才、人工智能专家,这个大模型从搭建的第一天开始就注定是世界顶尖。
在理论上,大模型可以做到比人更容易发现神经系统的分界,因为这些神经系统的在功能上的分界一定会表现在解剖、生化、生理等外在的实体上,如果靠人去找,需要大量的工作,说白了就是人的算力远远比不上这些超级计算机。
“那好,我们将所有的数据输入进去。”杨平决定用大模型来找分界线。
何主任叮嘱:“杨教授,你要将你的查体数据尽量写得详细,也当作数据输入进去,这是质量最高的数据。”
医生的查体虽然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但是要算是判断依据之一,尤其是杨平的查体数据,非常有价值,这是任何仪器设备检查无法获取的优质数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杨平打电话给宋子墨,他已经上手术台,不过可以通过手术室的通话系统与杨平对话,杨平将自己想法告诉他,让他去准备尽可能多的数据。
连体人如果能够解决这个大问题,这台手术对杨平来说,也不是太难,其实,已经没有太难手术。
对这台手术做好部署之后,杨平来到干细胞实验室,李颖彤的孕妇肚子挺得已经很明显,但是她还在坚持工作,最近实验室的工作很忙。
唐顺这个大师级人物终于成家,这是杨平没有想到的,这样也好,时间管理大师可以将主要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而不是应付十几个女朋友。
---
另一层楼,肿瘤研究实验室。
新的K生物制剂正在完成迭代,它们每一代都会受到监控,一旦出现变异,就会拿去做基因分析,以寻找变异的规律,希望可以控制这种变异,让它们朝着有利的方向前进。
“杨教授!”
陆小路看到进来的杨平,杨平做了一个噤声的动作,示意不要打扰大家的工作。
“自然融入遗传物质封闭技术后,这些K生物制剂从种子开始到现在,已经十几天,还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异,它的针对肿瘤的功能模块一直保存完好,看来我们又成功了。”陆小路小声地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