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在这时,一直沉默的内阁首辅宁珩之开口说道:“启奏陛下,代王虽有御下不严之责,然而他对陛下的孝心令人动容,还望陛下念其一片赤子之心,此番或可宽宥其罪。”
这个台阶递得很及时。
太子姜暄和几位亲王紧随其后,无外乎帮代王说情,殿内忽然呈现出天家兄友弟恭的和谐景象。
内阁重臣们也都纷纷开口附和。
天子嫌恶地看了一眼代王,继而开口说道:“今查工部贪渎一案,涉代王府私购官田,代王既身陷此弊,咎在驭下不严,姑免大诛。敕令禁足王府半年,省躬思愆,抄录《孝经》、《律例》各百篇,日日诵之,复其纯良之性。田产尽数归官,其禄米减半一载,以赎罪愆。”
“王府僚属,奸慝丛生,乃祸源之本。长史徐徽等人,知情不举,渎职纵贪,交刑部议罪,依《大燕律》坐赃论处,该流者流,该绞者绞,家产籍没充公。王府左右护卫、经办吏员尽数革职,永不叙用。”
代王大礼参拜道:“儿臣领旨!”
百官齐呼:“陛下圣明!”
薛淮亦躬身行礼,心里十分平静,他对这个结果早有意料。
天子的视线扫过沈望和薛淮,然后略显疲乏地说道:“关于工部贪渎一案,着钦差沈望拟成卷宗,尽快呈上来,涉案官员一律不得轻饶!退朝罢。”
“陛下圣明!”
百官再高呼,无人敢置喙。
连最受宠的皇子都要付出代价,更何况其他人?
至此,此案终于尘埃落定。
沈望和薛淮对视一眼,二人都能看到彼此眼中的释然。
但是他们并不能立刻轻松下来。
朝会结束之后,百官依次离开太和殿,太子、内阁重臣和六部尚书则被天子召入御书房,显然是要针对工部一案展开最终的评判。
“沈侍郎,薛编修,留步!”
一名大太监匆匆穿过宫内的广场,来到二人近前说道:“陛下口谕,召二位即刻前往御书房。”
沈望拱手一礼道:“臣遵旨。”
薛淮亦如此。
待那位大太监离远一些,沈望压低声音嘱咐道:“勿忧,随机应变便可。”
薛淮明白座师这句话的含义,虽说这桩案子已经尘埃落定,那些涉案官员都会付出相应的代价,但余波远远没有结束。
对于他们而来,接下来的御书房之行才是真正的考验。
沐浴在冬日清冷的阳光中,薛淮点头轻声道:“老师放心,我会谨慎处之。”
沈望微微一笑,不再多言。
在诸多官员复杂的眼神注视下,师徒二人平静地转身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