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其能将此倾囊相授于我学苑子弟,假以时日,必能为我大秦锻造出更多深谙实战、通晓古今兵要的名将胚子。
此于我大秦未来之征伐伟业,裨益无穷,其价值,远胜攻占十城。”
闻听此言,嬴政眼中爆发出强烈的震撼与浓厚的兴趣。
他确实大感意外,旋即又被这大胆而极具战略眼光的构想所深深吸引:“先生欲请廉颇入秦授课?此计甚奇!甚妙!然……”
想到此处,嬴政微微蹙眉,显出深思之色:“廉颇一生忠于赵国,性子又刚烈倔强,如今虽被赵偃所逐,心中恨意滔天,但让他放下身段,入我秦国学苑授业……恐非易事。
且长平之战,赵国四十万降卒……”
嬴政没有说下去,但意思不言而喻,那是横亘在两国之间、深入骨髓的血仇。
“先生欲以何言动之?难道仅凭‘兵道传承’四字?”
嬴政觉得这理由虽高尚,但面对廉颇这样的老将和血仇,恐怕分量远远不够。
秦臻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身体微微
(buduxs)?()前倾,将自己的构想,低声向嬴政阐述起来。。。。。。
嬴政听罢,沉默良久。
他细细品味着秦臻构想中的每一个环节,如何利用廉颇的处境、其内心的不甘与愤懑、对家族的担忧、乃至对兵道的执着……
这手段,高明得近乎冷酷,却又精准地把握住了人性最复杂的角落,环环相扣,直刺其心中最痛之处。
“先生……”
嬴政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叹与对谋略本身冰冷的欣赏:“洞彻人心,直指要害。此构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胁之以势…更兼直刺其心中最痛之处。
廉颇若纵知是计,恐亦难抗拒其中一二。先生之谋,鬼神莫测!”
他站起身,负手再次望向窗外,仿佛看到了那位苍老却倔强的身影在命运的岔路口痛苦徘徊:“此事,先生可放手施为。若能成,则我鬼谷学苑兵科,将添一擎天之柱,其光耀可泽被后世;
若不成,亦无损大局。寡人,拭目以待。”
秦臻亦起身,躬身郑重道:“谢大王信任,臣必尽心竭力。”
随后,嬴政不再停留,带着对廉颇去向的思量、对燕国问题即将被巧妙处理的期待,以及对秦臻那番延请廉颇授课构想的深刻印象,转身大步离去。
“臣,恭送大王。”
书房内,重新恢复了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