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说实话,他压根就不想在岩壁上过夜。
先不说卫生问题很难解决,很多攀登者不得不随身携带黑科技收纳袋,一直到最后下来时再一起处理。
这样的方式在少年看来既不干净也不卫生。
更何况,诺斯线上人来人往,很多天然平台都会被人提前抢占,就算他们能抢到,挤在硬邦邦的石板上睡觉,能有在木屋里铺好的床上睡觉舒适安心?
余曜不想委屈自己,除去黎明墙,他觉得酋长岩上没有任何一条路线值得自己在岩壁上过夜。
“不需要露营设备,”少年毫不犹豫,“今天去,今天回。”
艾莫斯眼神复杂,“你确定?”
诺斯线在1958年的首攀耗时是整整47天,老实说,即使是在酋长岩下长大如他,都不能保证今天一定能回。
但少年似乎已经打定了主意。
“对。”
这样的态度果决极了。
颇有一种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美。
艾莫斯突然就对眼前人有了那么一丝丝的好感。
他哼哧哼哧地把自己死沉的设备包扛下来,拉开拉链,就开始卸货。
悬空的帐篷,做饭的炉,保温服,睡袋,保温杯,压缩饼干……
一大堆东西被挑了出来。
余曜看得眼都花了,深深庆幸艾莫斯没坚持一定要在岩壁上过夜。
要不然的话,他们上崖的时候,还要拖上两大只这么重的背包,想想都觉得累赘得慌。
钟爱徒手攀岩的少年连自由攀岩时不可或缺的保护带都觉得累赘,头盔都不见得多么想带,委实不能接受自己如同蜗牛般背上重重的壳。
艾莫斯挑挑拣拣,最后发觉还是自己挑出自己要用的东西重新打包来得方便。
他跟亲爹要了个新的户外包,大把装绳子,对少年道,“快速攀登?”
连食物和水都不带的话,他们务必要在一天之内结束战斗。
艾莫斯自己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