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多就是脚感软了点,温度高了点,浪壁的弧度再陡峭了点。
所以,自己用u型池场地练习过的技巧经验仿此类推,想要在十几米高的巨浪上尝试一下腾空技巧,这不是很合理的事情吗?
余曜也是在巨浪袭来的一瞬间想通了这一点。
只是他敢想,更敢做,在不到零点几秒的时间里就已经做好了决定。
只钻管有什么意思。
自己都已经钻过四十米巨浪的管了。
当然是要玩票大的才有意思!
在肾上腺素飙升带来的强烈快感里,少年已然完全忘记此时自己还身处在奥运的赛场,闪闪发光的琥珀色眸子里倒映的都是眼前这个大自然奇迹才会造就的庞然大物。
冲,上冲,继续冲!
板头上翘,板身垂直地面九十度的冲浪板借助海浪本身的力量不断攀升。
只几秒钟就已经冲到了高高掀起的浪头涛顶。
余曜看准时机,在橙色的冲浪板从巨大白色手掌冲出,飞上云霄的瞬间!
少年蜷缩身体,单手抓板,将自己变成了柔软的、小小的一团。
他将自己蜷得比任何时候都紧。
为的,不过是转出更多的圈数。
运动员绝不能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即使不断刷新的世界记录本来就是由自己创造的也不行。
余曜很清楚观众和裁判们都会面临的审美疲劳。
所以早就给自己规定了一样的动作绝对不能出现第二次的不破铁律。
即使只是难度一样也不行。
所以只是一个1260更不行。
自己一定要拿出更惊艳更高难度的腾空技巧!
视野令人眩晕地高速转动着,但余曜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头第一次朝下时就已经看准了的落地点。
一圈。
两圈。
少年在半空中继续收紧身体加快速度。
三圈!
岸边勉强回过神来的观众们已经开始酝酿尖叫。
四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