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纪念品
楚天青脱口而出:“你们愿意出多少钱?”
那位工作人员递来一张名片:“你好,我们希望用一万元买下这个系统的使用权和后续开发权。”
楚天青看着这张名片,对方姓韩,名叫大伟,英文名是David,来自北京一家教育科技公司。
她抬起头,有些迟疑地问:“如果我把系统卖给你们,我还能继续开发吗?”
韩大伟笑得自然:“我们的团队会接手你的项目,适当改进,你放心,我们不会浪费你的原始创意。”
楚天青认真说:“可是,这个系统的判断逻辑是我自己一点点调出来的,如果后续开发不让我参与,它就不再是我做的那个系统了。”
韩大伟依旧保持微笑,像是见多了楚天青这种执拗的回应。他说:“这是行业的流程,成熟的软件从来都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你现在还年轻,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放心把项目交给我们吧。”
对楚天青来说,一万元是一笔巨款。
她还记得,今天中午和闻老师去饭店吃了一只北京烤鸭,价格是两百五十六块。
一万元,可以买三十九只烤鸭,可她却高兴不起来。
她的脑海里浮现出那一页页的参考文献。那些与心理学有关的厚重书本,几乎都是她从图书馆借来的,她也全部看完了。她还用自己的身份证号登上了本省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库,从知网等网站上下载了无数论文,一篇一篇地读完了。
今年寒假,许多个夜晚,她把笔记本电脑放在桌上,一遍遍调试模型、修改参数。她的眼睛酸涩发胀,身体早已困倦到极限,可她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这一切只是因为,她真的想把这件事做好。
如果这个项目不是她很喜欢的,她也无法坚持到最后。想到这里,她轻声说:“对不起,我不卖。”
说完,楚天青转身跑远了。
韩大伟还站在原地,望着她的背影,半晌没再开口。
过去的经历教会了楚天青一个朴素却深刻的道理:无论她想要什么东西,一定要靠自己主动争取。她想把握机会,不能光凭运气,自身的努力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如果她真的想把自己的能力发挥起来,就必须大胆去想,大胆去做。
纪明川也曾说过类似的话。
虽然,纪明川说这话的时候,正在幻想他的语文能考到满分,但是,楚天青一直记得他那种毫不动摇的信念。她欣赏他的毅力,也学会了这份坚持。
她捧着奖杯,目光在礼堂里扫了一圈,停在了角落里一块竖起的展牌前,那是“仁安成长公益基金会”的标志。
她犹豫了几秒,迈开脚步,跑了过去。
其实,楚天青也不太信任基金会。
通往基金会展台的路上,她心里已经冒出了很多灾难性的设想,比如她一时冲动签了合同,却被陌生人利用了,最后背上债务,只能拼命打工还钱。又比如,她的软件被转手倒卖了,她不仅没赚到钱,就连署名权都没保住,还不如一开始就把软件卖给那家科技教育公司。
她知道,这些想法,既是源于她的焦虑症,也是源于她从小养成的习惯,每当压力来临时,她都会感到忐忑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