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郎的武艺……”皇甫允举起大拇指,用力的晃了晃。
虽然没能看到全部经过,但赵延年连珠急射那四个匈奴人的景象已经深深的刻在了皇甫允的脑海里。他也明白了为什么李广会对赵延年这么客气,以善射着称的李广在赵延年面前,可能也要稍逊一筹。
这么年轻,就有这样的武艺,不愧是匈奴人口中的天武士。
他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对赵延年的崇拜之情,只能用这个动作表示。
“匈奴人的向导已经被我杀了。”赵延年说道:“按照计划,你们继续走在前面,我断后。还有多余的箭吗,给我一些。”
李熙扔过来一只装满箭的箭囊。“除了我们自用的,还有五囊。我家将军知道中郎善射,所以让我们多带了些。”
赵延年接过箭囊,挂在身上。“李将军不愧是百战宿将,经验丰富。”
李熙哈哈一笑,心情大好。
这一次李广能够出战,与赵延年有莫大的关系。现在又能得到赵延年的亲口认同,李熙觉得与有荣焉。
不得不说,陇右李氏与赵延年的关系不是一般的好。
他们一边说一边向前跑,不时的回头观望。
一旦有匈奴人追近,赵延年就会放慢速度,与匈奴人周旋,或是射杀他们,或是吓退他们,然后带着一两匹好马回来。
赵延年对战马有一种近乎偏执的爱好,看到好马,他就想夺过来。
事实也证明,好马的意义远胜黄金,让他们能够一直保持足够的机动性,没有被匈奴人追垮。
一前一后的跑了一天一夜,第二天凌晨时,弱水河谷遥遥在望。
看到焉支山的时候,赵延年安排皇甫允先突围,向北搜寻霍去病的主力。
大军行动,不可能脱离水源太远,霍去病的主力肯定在河谷附近,不难寻找。
就像他要去弱水河谷寻找可能存在的匈奴大军一样。
——
霍去病正准备出发。
昨天夜里,他收到了李敢送来的消息。
右贤王撤了李广之围,集结大军,正在围攻李敢。激战两天后,李敢伤亡惨重,只剩下一千多人,死守在一片土坡上,已经无力突围。
可是他们也取得了丰硕的战果。
粗略的估计,匈奴人的伤亡超过一万,士气低迷。天还没黑,匈奴人就主动撤退了,丢下一地的尸体也没收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霍去病打算去增援李敢,完成最后一击。
他们在焉支山休整了三四天,已经尽可能的恢复士气和体能。现在趁着匈奴人围攻李敢不下,士气低落,发起攻击,可谓胜券在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