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服气了,他最不喜欢的是练字。每天完成夫子布置的课业,坚决不会多写一个字。
平安脸皱成一团,好像在做着艰难的决定。
平安确实也在和自己做斗争,以后姑姑肯定会买很多书,他的字不好看,姑姑不会用他抄书。
这要给出去多少钱,平安每天逼着自己多练两页的字,家里人看着很欣慰。
叶清为了激励平安,每次给钱的时候,都是当着他的面给。
平安还真吃这一招,练字读书越来越努力。
叶清看着手里的十本书,原书她收回书房放着。
新抄录的两份,一份放在书房里,大家都可以来看。
另一份叶清拿到码头上,她在布坊的一角,布置了个书架,把这几本书放在上面。
铺子已经收拾好了,叶清没有着急开业,她在附近搜罗各种雅致的东西,摆在铺子里。
布坊那边已经渐入佳境,大家织布很熟练了,村里第一批蚕也养好了。
叶远开始忙了起来,忙着收蚕茧,还要招人来处理蚕茧。
姜峻的棉布也研究了出来,已经能稳定的织出来。
叶清看了姜峻他们织的棉布,摸着很柔软,做成衣服,穿在身上很贴身。
叶清给了姜峻十两银子,这算是一个创新。
姜峻小组里的每一个人,叶清也给了二两银子奖励。
现在作坊里的人干的热火朝天,每天都是动力满满。
叶清又拿出一个小铺子,专门用来交换书。
她又请了位书生,每天守在店里。现在店里没什么活那个书生可以边赚钱边准备科考。
店里现在只有几本书,叶清定的规矩是,可以和店里已有的书互相交换抄本。
也可以直接给店里一本抄本,如果自己不想抄,可以让书店管事的抄一份,可以拿到一张九折券。
在叶清的所有铺子里,都可以在谈好的价格基础上,有一百斤可以九折购买。
不要觉得一百斤少,现在铺子里只有几本书,他们随便找几本书过来,让掌柜的抄一下,就能拿到几百斤的名额。
叶清没有限制数量,前期可能吃点亏,因为基本上都能拿到九折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