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斌说道:“没有问题了,保证完成任务。”
李景阁又在本子上记了一笔:“这是你的军令状,如果你这个环节出了差错,我就不说什么提头来见了,你自己清楚结果。”
李元斌脸色凝重,点头应下。
不断有人站起来,也不断有人不等议事结束就直接离开会场,没有废话,没有扯皮。
不乏有人认为道门已经垂垂老矣,可一旦涉及根本利益,这个看似古老而腐朽的机器就会爆发出极为惊人的效率。
利益驱动永远不会过时。
李青霄也不得不刷新自己对李景阁的认知,能干到真人这一级,没有庸人。
其实八代大掌教专门批评过这个问题,道门体制最大的弊病是什么?是认知瘫痪和制度性内耗,脱离现实,围绕着一些伪命题开始一味务虚,没有务实,就像蒸汽机空转。
每个人都看起来很忙,文山会海,可到底能不能解决问题,没人在乎。
对错不重要,态度才重要。
事实不重要,流程才重要。
能力不重要,关系才重要。
这三要三不要就是症结所在。
一潭死水必然会走向僵化和保守,谁都不敢动,谁也不想动,不做不错,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无过便是功。上面拨一拨,下面动一动,如果上面只是喊话而没有动作,那么下面就只是热烈响应而没有任何实际动作。
蒸汽机空转也是要烧煤的,不是毫无代价,这个代价又由谁来承担呢?
八代大掌教想要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可是积重难返,在层层阻力之下,虽然有所改观,但未曾触及根本,半途而废。
所以说道门的失望有两次。
一次是玄圣在“道”的层面失望,认为道门失去了信仰,一次是八代大掌教在“术”的层面失望,认为道门的体制出现了根本性问题。
这两位执掌道门时间最长的大掌教,都有过改革举动,可最终也都是不了了之。
世上事,了犹未了,终以不了了之。
正当李青霄神游物外的时候,李景阁也终于点了李青霄的名。
李青霄立马站了起来。
李景阁问道:“我给你配备十名灵官,缉拿要犯元青盛,有没有问题?”
李青霄答道:“没有问题。”
李景阁又问道:“你需要多长时间?三天怎么样?”
“三天就三天!”李青霄沉声道,“我保证在三天之内拿下元青盛。”
“好。”李景阁又在本子上记了一笔,“三天拿下元青盛,生死勿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