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时候,留学生不回来,其实也不完全是没有爱国心,只能说,有些方向,国内确实提供不了条件。
就像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杨老先生,他的理论研究国内那时候就是很难提供合适的条件,而杨老年轻的时候虽然没回来,但是也自身充当桥梁,给了国内不少科研资源和交流契机,这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贡献。
李长河要做的,就是多多的扩建桥梁,把流失的人力资源尽可能的利益最大化。
廖老坐在那里,则是若有所思。
“那你是想让我报上去,让这个基金进来?”
片刻后,廖老开口继续问道。
李长河坦诚的点点头:“是的,廖老,这件事,最好的办法,是外交那边牵头引进,把这个引进进来,这样各个学校才会配合,学生们也有认可度。”
“如果只靠我们自己的宣传,种种顾虑之下,其实很难展开。”
国内如果真的要展开这个,不说以官方的名义,但是肯定需要官方的背书,来抹除学校和学生们的顾虑。
所以这件事,最好的办法,是外交“主动”把这个基金引进来。
“这事不单单是外交口的事,也牵扯到教育部,所以外交得先跟教育部那边联合开会探讨一下,然后才能给你答复。”
“不过你这个思路我觉得是很好的,国家如今财政困难,很难支持大量的学子出去留学,自费留学虽然说开了口子,但是我们都清楚,这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的生意。”
“但是你这个,也算是给国家提供了些挽回的补救措施,等我们先开会讨论下,然后我会全力推进这件事的。”
廖老这时候给李长河吃了个定心丸。
李长河闻言,郑重的点了点头:“谢谢廖老。”
“哎,其实是我们该谢谢你,长河,我知道,你做这个,其实都是为了国家。”
“看到你有这样的举措,说实话我很开心,这说明当初我们把你派出去,是非常正确的一步棋。”
“你没让我们看走眼。”
廖老此刻也是感叹的说道。
“咚咚咚”
就在此时,书房的门轻轻敲响,随后外面响起了经阿姨的声音。
“你们聊完了没,该出来吃饺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