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朱标满心仁义,自小就被儒家圣贤思想给影响,又因本性柔软,手段仁慈的话,那朱高炽就是看似温厚,实则骨子里是与朱老四一样的狠角色。
朱元璋就不免想到,这臭小子还是奶团子的时候就满口胡说:喜欢和平,不爱打架。
可事实是,这臭小子才两岁就能抄着鞋底子打架。
满朝文臣明显还不能看透这臭小子的本质,在他看似温厚又满嘴‘爱好和平’的斯文表皮哄骗下,以为朱高炽是他们文臣的希望,是他们能影响的。
一些人还没反应过来,一些人也觉得有些不对了。
尤其是目前还没话语权,但又能在一边观察朱高炽的文臣,比如杨士奇等人。
他们发现,世子朱高炽虽然每次都看似在附和赞同文臣们所说所想,但其实细品就会发现这很像
敷衍。
如果朱高炽真赞同他们所说,所思,那怎么什么都没做?只是坐那与他们读书论政,落到实处的就是另一回事。
转头给文臣们的一个态度就是:孤也很努力了,但孤力量太小,左右不了皇爷爷和父王这两座大山啊。
杨士奇私下就与杨溥说起心中疑惑,两人是背着谈的,没想到会被解缙听到,解缙就指着两人大骂。
“尔等居然在此污蔑世子,岂有此理。”
“世子何等光明磊落,风光霁月一人,在尔等嘴里竟成了阴险狡诈的小人了。”
杨士奇:“解兄慎言,我们没你嘴上那个意思。”
解缙不听不听,面红耳赤怒骂:“小人还敢狡辩,我都亲耳听见了!”
杨溥:“你听见什么了?”
“你们说世子根本不同意大家所言,只是应付大家,也许世子不是看起来这般好说话。”解缙怒喷道。
“这还不是污蔑,这还不是抹黑,这还不是骂世子心口不一,阴险狡诈?”
杨士奇:“”
杨溥:“”
很不巧从这个角落路过的朱高炽:“”
他扣扣鼻子。
讲真,二杨只是在交流,交流内容还不算偏离事实太多,不过落在解缙耳中再被他一解读,就好像也没说错。
眼看三人开始唇枪舌战,各自为自己辩论,三人都是满腹经纶的人,文采出众,不过解缙不愧是解缙,大明有名的强辩手,靠着一套不讲逻辑的辩论风格把二杨压制下去。
最后骂得对面两人面色通红(气的),解缙以为对方终于懂了羞愧,这才雄赳赳气昂昂地扬长而去。
看完一场辩论赛,朱高炽砸吧砸吧嘴,在二杨惊悚瞪大的眼神中,他故作不好意思地摆摆手。
“路过,纯属路过。”
“那啥,两位口才不错,就是解侍读战斗力太强了。”
“下次努力。”
朱高炽还冲两人做个了加油的手势,然后翩然离去,如解缙所说,背影看起来是那么的芝兰玉树、风光霁月。
如果不是他走之前冲两人眨了眨眼,那一抹有些恶趣味儿的‘调皮’就被他们错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