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的天宫崩塌陷落。
事实上,若天宫上下齐心、共御外敌,根本不会落得如此境地。
问题就在于,他太自负了。
他不信太一不聿口中的话,会有仙家意志薄弱至此,更不信天族道心竟能堕落到如此地步。
原以为那些历经万难才得以飞升的仙者,纵使在他眼中不过是群酒囊饭袋,至少道心是稳的,否则又如何能位列仙班?
可后来他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一众臣子对烛钰进言,恳求他以烛龙之力向下界降下天灾。
雨水、雷鸣、闪电、永夜、大旱、瘟疫。
烛钰冷声质问他们,“为何要如此。”
他们则是答道,“神明之力源于六界信仰。天宫之所以存在,正是倚仗六界供奉。无论妖魔人鬼,遇事求天,天道回应,力量便由此而生。”
“所以天宫必须先广施惩戒,再予以恩惠、多积善缘。善缘积累多了,信任和追随天上仙官的信众自然也会变多。信众越多,天宫众仙的力量就越强。”
“但要想凝聚信仰,有时也需要降下灾难。灾厄愈重,求生之念就越强烈,信念也就越虔诚。”
天宫众仙的力量则愈强。
若是强了,有金光护体,又怎么会怕魔气入体呢?
有仙官劝言,“陛下,现下六界仙神无人能及太一救苦仙君。只因他之‘救苦’,实为满足那些信众的私欲……而仅此一条,便已抵过万般真心。”
烛钰目光森寒。
良久,平声说,“你们都已疯了。”
“那便是殿下不愿了?”
一道声音突然从旁响起,烛钰转头,看向其中一个仙家。
面上隐隐有黑纹,显然已经被魔气侵蚀。
那仙身后,又涌现出无数仙袍染血、形容狼狈的仙家,皆是从诛仙台一路赶来。
烛钰冷眼注视着他,开口道,“本君不愿。”
可那仙家却毫无敬畏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