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讨完了这件关乎未来走向的头等大事,陆诚并未放松,因为全国广播激起的涟漪正在不断扩大。
他看向付金年,神色很是严肃:“政委,目前接收到的信号有多少,各地汇总上来的需求,整理的进度如何了?”
付金年早有准备,快速汇报起来:“首长,广播开始到现在,我们接收到的有效回应信号数量,已经突破一千条,这个数字还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攀升。可以说,整个神州大地上,凡是有通讯能力的节点,几乎都在第一时间尝试呼应。”
他接着汇报数据:“至于他们的具体需求,情况比较复杂,海量的信息正在紧急录入、分类、核实、去重、标注优先级。但工作量实在巨大,信息流还在不断涌入,初步筛选分类至少还需要几个小时。”
“哦?这么快就上千了?”陆诚语气中也带着一丝惊讶。
付金年补充道:“首长,根据初步分析,这些信号中,超过百分之八十是各地仍在坚持抵抗的残余军警发出的。其次是地方政府机关、应急管理部门、大型国企厂矿等有组织的庇护所发出的信号,约占百分之十五左右。而纯粹由民间自发组织的小型幸存者团体或个人发出的信号,确实非常少,占比不到百分之五。”
他继续分析道:“普通的民间幸存者,能在找到一台尚能正常使用的收音机,靠它接收到我们的广播信号,已经是极其幸运的事了。这种条件下,他们缺乏专业的无线电台,而且大多数地方连可靠的电力都难保障。所以,他们不是不想回应,而是绝大多数人不具备回应的能力。”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了几分,“他们能做的,就是在黑暗中听到我们的声音,然后怀揣着希望,努力的活下去。”
陆诚略显沉重的点了点头,那些无法发出声音的同胞,其处境之艰难可想而知。
他思索片刻,对付金年下达了指令:“老付,时间就是生命,让同志们辛苦一下,务必克服困难,把信息梳理出来。”
“等信息分类完毕,立即根据实际情况,研究援助计划,优先保障那些人员数量庞大,但物资明显告急的庇护所,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
他现在的增援点数,以及现实中搜集到的物资,面对如此之多的幸存同胞,可以说是杯水车薪,必须要有所取舍才行。
“对于军警残余力量,重点评估他们的人员构成,以及他们当前面对的作战环境,量身定制援助方案,一定要做到精准有效。”
“还有!”陆诚补充道:“让宣传中心那边增加播报频次,一定要保持广播强度,把生存指南类的内容加进去。除此之外,随时插播最新的前线战况和救援动态,希望之声,决不能中断,要让幸存的同胞们坚定信心。”
“是,首长,我立刻传达,亲自督办。”付金年肃然应命,快速在平板上记录要点,同时招手叫来政治部的干事,开始分派任务。
就在两人商议部署后续工作时,一名负责信息快速甄别的参谋军官快步走了过来:“首长,政委,这是我们根据初步筛选标准,优先整理出来的情况汇总简报。这些都是经过初步核实的信息,对方的处境极度危急,急需快速救援。”
陆诚和付金年心头一紧,立刻接过文件,在指挥部明亮的灯光下快速翻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