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现如今这种局面感到了兴奋。
他觉得自己骨子里可能还是存在先祖那种战场厮杀,搏击凶猛野兽的血腥气。
就比如说现在,他感知到一个大事即将发生,那种风浪滔天涌来的感觉,让他感到,自己似乎年轻了,似乎变得勇气十足了。
他将会代表正义的一方,不畏惧陛下的强权,去据理力争,去奋进高歌,去维护“天下人”的利益!
尽管,这站在了当今陛下的对立面。
尽管,这违背了一名勋贵天然该有的立场。
勋贵阶层,或许天然该站在皇帝的那一面,但这一次,成国公朱辅,并不打算这样做。
原因很简单,他太清楚有关于海上贸易,敢于违背海禁,行走私之举的一批人,究竟是什么来头,代表的是怎样一股势力。
这一股势力,几乎囊括了所有的群体,几乎囊括了近海不近海的所有角落。
那是一块多么大的肥肉,他充盈并富裕了不知多少家族跟势力,海贸所得到的利润,又让多少人明明不是举人老爷,却轻易成为了大员外,大富豪?
任谁,也不会允许这样一块利益,从自己的嘴里掉出去,那是会成为家族罪人的!
而一个年纪连十六岁都不到的稚子皇帝,一个连皇亲国戚,后宫百官都不支持的皇帝,就算有明君之资,又能翻起什么浪花呢?
足够庞大的利益群体,足够虚弱的皇帝,朱辅实在想不到有什么理由不去做这件事情。
而只要做成了这件事情,他成国公府上可以得到的好处可就多了。
皇帝的对立面,海禁海贸势力的聚合,这种势力无疑可以一举将小皇帝震慑住。
而一群势力被聚合起来,那么这一群因海禁而联合起来的人,将具有先天的朋党性质。
他成国公府的人脉一下子就拓宽了。
这种利益的捆绑,朱辅甚至,没有什么关系,会比这更加牢固。
刘瑾查军屯,陆斌查海禁这种事情再也不会发生。
嘉靖皇帝将会如同弘治皇帝一样,只能听到他们想给他听的,只能看到他们想给他看的。
嘉靖的朝代当然又会是一副君明臣贤,有汉文帝之风,有仁宣遗风的好朝代。
而在利益勾兑之下,他成国公府就能够拥有更加庞大的船队,以及更多的贸易资源。
那天津卫设置的大船坞,说不定也能被成国公一脉给掌握住。
那将会是多么庞大的利润,朱辅甚至都有点不敢想。
唯一能够预想到的结果,是千百年之后,自己的牌位,在宗祠之中,香火到底会多么的旺盛。
说实在的,朱辅甚至想不到存在任何可能会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