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k小说网

三K小说网>大明嘉靖年制官窑款真品图片 > 第66章 讨贼计划二十一(第2页)

第66章 讨贼计划二十一(第2页)

“老杨,我一定得去看一看,马朝卿之墓才行,至于昨夜所观,这玉泉山之匪所祸之村寨,我亦要挑选其中最远则可规避祸端!”

“那并不妥当,只有千日做贼,岂有千日防贼的道理?而肃宁县三族,各族,你岂知他们各自没有朝中之人情关系?说实话,单就我知道的,这县丞张濂,就必有朝中通风报信之人,我等未曾来,其人便足足提前了数日做了准备,连厨房里的牛肉,都要收起扔掉,若不是其中小民以及杂役不舍,留存下来,我甚至不能发现这种事情。”

“早做了打算,那就必然有通风报信之人,也不知是朝中何人?”

“不要计较这个,你不明白别人底细之前,计较无用,你杨慎什么都好,唯独有一样不行,就是喜欢站到云端上看事情,这不好,隔云看人间,自然是云里雾里,不能将事情做到实处,非得眼见实处,耳听真言,再用脚丈量过,而后施为,才能够将事情完全掌握在手中,后面就算有什么变化,也能熟与胸中,可轻易控制。”

杨慎再不复多言了。

因为陆斌表达出来的态度很坚决,而且,这亦正是他一贯以来做事的态度。

只不过,杨慎心中仍是有好奇。

这小子哪儿学来的这般本事?

如此学问,如此为人处世之法,非嫡亲师承,哪里能够得到这般教导?

这种疑惑,当然是早已有之,只不过,此时此刻的探求之欲,却真正盈满于胸怀。

着实是想要让人知道,其人师承何处。

而且。。。。。。自己当真就是在落在云端之外做事的人吗?

为何自己之前从没有这般觉得过?

为何自己父亲教导的方式,与陆斌的方法有如此差别?

谁对乎?谁错乎?

而陆斌所讲的问题,是否就是这么多年,自己一直为翰林院修撰,而不得寸进的原因?

哈!

一抹轻笑突然出现在了杨慎的嘴角边。

他与陆斌相识其实也不过数月而已,可感触着实良多。

所谓亦师亦友,或者说互为师友,大约说的就是如此了吧?

这其实是一种美妙的感觉。

能够分明无比的感觉到自己欠缺之处,并为之改善,取长补短的同时,你亦会发觉,对方也在你的身上取长补短。

由此,你便更能清晰感觉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

这可是不可多得的体会。

唯一遗憾的是,他的年纪实在是太轻,陆斌甚至连牙齿都还没有换齐,而名叫杨慎的这副躯体,却已经开始逐渐迈过壮年了。

“杨大人!”

略显粗犷的声音传了进来,这是赵老八,跟随着进入肃宁县县城的十几人之一,很尽职尽责的一名汉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