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承诺的他已经做到,若是有人结党营私,触犯律法,他也不会手下留情。
想到此处,刘继隆缓缓睁开了眼睛,而此刻已经是封爵后的第三日。
坐在他面前的,赫然便是等群臣拜礼过后才前来拜见他的张议潮。
“陛下果然没有虚言,如今的天下相比较旧朝,确实可称太平。”
“只是如今北有胡虏,南有群蛮,而中原大旱洪涝不断,倒是需要陛下勤勉理政,才能将天下安定。”
张议潮看着眼前的刘继隆,眼底满意之色难以隐藏,同时也对他要面对如此复杂局面而充满了担忧。
若是他能年轻二十岁,兴许他能帮助这位陛下,将这些繁杂的事情梳理清楚。
可是他已经七十有五了,便是走路都需要扶着人,更何况理政呢?
若非刘继隆恩典他可以随时乘小舆出入宫中外廷,他恐怕连走到此处都费劲。
想到这里,张议潮眼底从满意与担忧,渐渐转变为惋惜。
他的变化,刘继隆看在眼底,而他则是伸出手主动为张议潮倒茶,同时笑着说道:
“朝政确实艰难,但只要耗费心力,始终能将朝政抽丝剥茧的理清。”
“郡王要好好照顾身体,起码要看到天下彻底安定,某汉人重振武功才行。”
面对他的这番话,张议潮摇了摇头:“臣老了、恐怕是看不到了……”
他这番话不是搪塞刘继隆,而是他确实能感受到,自己的身体是一日不如一日了。
不过能在去世前看到天下安定,这也足够令他释怀了。
他自河西举义兵,为的就是想看到河西太平。
只是东进过后,他才知道中原乱象更甚河西。
若非有眼前之人横空出世,他不知道这天下还要乱多久。
这般想着,张议潮缓缓朝着刘继隆作揖道:“家中诸子性格如何,陛下想来也十分清楚。”
“待臣去世后,还请陛下莫要与他们见识……”
刘继隆闻言,端起茶杯的举动稍稍停滞。
从张议潮这话,他听出了张议潮似乎是真的在托孤,这令他有些感慨之余,更多不舍。
“郡王好好照顾身体,朕还希望见到您与交河郡王再会面之景。”
张议潮闻言哑然失笑,尽管他也想再见见自家侄子,但……
他没有回应刘继隆,只是试图撑着身体起身。
只是他似乎真的老了,撑起身体的速度十分缓慢,令他自己都感受到了难过。
虽然最后撑起了身体,可身体却不听使唤的摇晃了起来。
不等他反应,温热的大手扶住了他的胳膊。
待他看去,却见刘继隆已经起身,扶住了他的胳膊,表情带有几分难过。
“朕扶郡王出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