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若要出兵南下两广平贼,本官又实在没有必胜之把握。”
“若是本官所率之数省联军再败于明贼,则贼势就怕真的是要彻底不可治了。”
福隆安在说话的同时,将探寻的目光看向了堂内诸人,似乎是在征询大家的意见。
湖南提督翁召林听闻此言,站出来说道。
“启禀大人,要末将来说,大人现在最好是立刻上书朝廷,请求朝廷下旨再调福建,江西,浙江等数省兵力联合进剿两广。”
“或是干脆调派京师八旗,西北绿营精锐南下剿贼。”
“在朝廷调兵的圣旨下达之前,大人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避免浪战,扼守韶关要道,保存实力的同时,以免贼势扩散。”
“等我大清调集重兵围剿两广,则平定两广之乱,便在反手之间了。”
翁召林是一员老将,曾经前后参加过平定大小和卓,绞杀准格尔残部,围剿大小金川,等一系列的平贼战役。
一路积累功劳,官至一省提督。
绝对的积年宿将,疆场老手,福隆安对于这么一位老将,是极为倚重的。
面对翁召林的建议,福隆安忍不住低头沉思了起来。
但片刻之后,他却是抬起头来,语气坚定的开口说道。
“本官知道翁军门所言有理,但却是不能采取翁军门之策。”
“现在摆在本官面前的选择,有且只有一个,那便是率军南下,出征两广,平定明贼之乱。”
翁召林只是一位将军,所以,他在考虑问题时,只需要单纯的从军事角度考虑即可。
战争的胜负,在他眼中是最重要的。
但是,福隆安不行。
福隆安是钦差,还要考虑政治影响。
要知道,他可是奉了皇命,前来联合数省兵力,主持两广剿贼事务的。
剿贼,就是皇上交给他的任务。
不能说是因为贼人强大,他就不去进剿,而坐视两广沦陷于贼手。
坐视广州八旗的数万国族被明贼所戕害!
没有这般的道理!
是故,现在摆在福隆安面前的,其实有且只有一个选择。
那就是迎难而上,发兵剿贼。
否则,哪怕他的姑母是当今皇上最宠爱的先皇后富察氏,皇上怕是也要拿他福隆安的人头来祭奠遇害的广州八旗。
毕竟,那可是数万旗人啊!
这数万旗人若是当真遇害,惨灭于明贼之手,那大清的天可就真的要变了。
后果不堪设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