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绕道于敌后,凭什么认为没有取胜的机会?”
“你们不会以为,我张某人是来跟鞑子正面作战的吧?”
“啊?”
在场的人又愣住了。
先前几句,张周还在那义正言辞讲解出兵的意义,后面一句……就好像是暴露了张周的本性一样。
不正面作战,那就是喜欢偷鸡摸狗?
张鹤龄大大咧咧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我们是渔翁,干嘛要正面作战?张先生说得对,这种好机会,把握不住错过这村就没这店,打了吧。呃?诸位以为呢?”
这会在场都没人稀罕搭理他。
你这个没立场的骑墙派外戚,你先说不打,现在又说打,感情是风往哪边吹,你这撮墙头草往哪倒是吧?
……
……
现场再一次安静下来。
但这次似乎各人的意志又有所不同,从之前对于出兵的畏怯,变成了一股跃跃欲试。
唐寅打破沉默问道:“张制台,敢问一句,您是算到了,火筛的本部确定是在威宁海,并且防备不足是吧?”
如此也就成为在场所有人最为关心的话题。
那些武将都在想,还是这位唐进士问问题能抓重点。
如果这位张半仙都能呼风唤雨,再算出火筛本部在哪,再派兵去奇袭,那成功的机会简直完全站在我们这边啊。
“是。”张周给出准确答案。
这点可并不是张周在糊弄。
历史上达延部跟蒙古右翼的战争,一直持续了二十多年时间,最初达延汗甚至是屡屡遭遇不顺,经历过次子被杀,以及马鞍岭大败,差点连命都葬送。
但最后达延汗在正德五年,通过派兵奇袭威宁海,占据蒙古右翼本部草场的方式,在威宁海北岸进行祭天,逼迫蒙古右翼几大部族与之决战,亦不剌和满都赉阿固勒于此战大败,而后只能带领部族逃窜甘肃青海一代,草原形势也从此发生了根本逆转,达延汗也就此统一了草原。
而张周现在所使用的战术,其实跟十年后的达延汗,也没什么本质不同。
而且张周筹码更多,优势更大。
整个大明西北的军事都可以受其调度和节制,有黄火药和佛郎机炮、改进版的红夷炮,更有军中上下对他的推崇。
同时利用了达延汗跟蒙古右翼之间的兼并战,坐收渔翁之利。
如果不是因为草原内部的兼并,火筛等蒙古右翼部族,也不会把自己的大后方漏出来,这也正是顾此失彼。
或许连草原人都觉得,王威宁已死,光靠秦纮、王琼和朱凤之流,是不敢进兵草原的。
张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