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懋笑道:“秉宽啊,伱这炮,是自己造的?从哪学来的?”
张周想说,我从未来学来的,怎么着,还想偷师?
张仑则问道:“张先生,是说知节兄出城辽东,也带了这种炮吗?”
“嗯。”
张周点头。
张仑黯然神伤低下头,在经历了先前看到火炮威力的震惊之后,他也开始有些失落了。
连张懋都发现孙子的神色,这分明是……不甘心。
看看人家朱知节,跟着王威宁去偏关打胜仗,封伯拜将的,眼下又去辽东,别是又立了大功。
而他张仑作为张周的弟子,却还没有上战场的机会。
“秉宽啊,以后有闲暇,多提携一下我家张仑,老朽这孙子虽然年少,但龙精虎猛,也经得起敲打。别小瞧他!”张懋替孙子说项。
张周心说,你孙子还只是个半大的小子,就想上战场建功立业?
就算我想帮他,皇帝也不会同意。
过个十年八载再说吧。
萧敬则恭维着笑道:“张老公爷当年年少定军威,张家总是出少年英才,这都是英国公亲传啊。”
“哈哈,哪里哪里……”张懋一脸得意,随即想到,自己在这里得意个屁。
今天张周才是主角。
“秉宽,以老夫所见,有你这炮,足以打得狄夷措手不及,尤其是这射程,是说一直能这么远,还是……”
张懋最惊叹的不是这火炮的威力,而是这火炮的射程。
鞑靼人跟大明边军交战,已经形成了固有的观念,在他们预料不到大明火器大幅度提升射程的情况下,还会按照以往的策略进行布防,那这种新火炮的威力就体现出来。
二里地……还是范围攻击。
如果这种火炮多了,把面都给盖住,鞑靼人除了撒丫子跑路,还有别的选择?
跟鞑子打仗,先要有射程,才能有威力。
这也是张懋为何最初先质疑火炮气密性不高的原因。
“哦,这不算远的,回头改进一下,发个三四里地,估计也行吧。总要一点点增加,你们说呢?”
张懋咋舌。
你小子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吧?
不过一想,嘿,还真是。
今天让鞑子见识二里远的火炮,明天你们变阵了,改用三里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