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计划,明日两人便要暂时折返临安,将调查报告呈给田改小组主事陈英朗,后者审阅后,有可能交于陛下阅览。
为此,崔载道格外用心,整篇报告誊写的干干净净。
酉时中,时近傍晚。
连日来借宿杜裕杜大伯家中,想着明日便要辞别,崔载道特意拿出一枚银稞子交给杜老汉,只道:“叨扰大伯多日,劳烦大伯拿这点银子去打些酒、换几斤肉食,明日晚辈便要走了,晚辈今晚同大伯吃上几杯。”
前几日,崔载道也曾试着给杜裕借宿钱,后者却说甚不收这次,杜大伯起先也如以前那般推辞,直到听说对方明日要走,才惊呼一声,“两位小相公要走啊?”
“是啊,不过,说不定过上几日,我们就又回来了,到时还住大伯这里。”
贫苦人家住宿条件自然不会多好,想到回了临安,便能住进柴肃府里休息两日,唐廷治开心道。
“好,那感情好。”
杜老汉笑的一脸淳朴,接了银子去外头打酒买肉。
是夜,不是一家人的四口就着当空皓月,在院内围桌而坐。
许是因为明日两人要走,那杜月儿也在爹爹呼喊下,走出屋子在崔载道和爹爹中间坐了,给三人斟酒。
这杜月儿有些颜色,再加月华朦胧,又添几分绰约动人。
数日接触,崔载道能感受的到,这杜老汉父女对自己有几分意思。只要崔载道开口,想必杜老汉很大概率会愿意将女儿许配给他。
毕竟,读书人的身份,在这等贫寒家庭眼中,还是很吃香的。
不过,崔载道胸有大志,知晓自己的短板便是家世若想未来平步青云、一展抱复,择妻当慎之又慎。
妻家能为他将来助力最佳,自是不会贪图对方几分姿色,便胡乱将一名村妇娶回家中。
是以,多日来他一直假装看不懂杜老汉和女儿的种种暗示。
为了避免临别之际杜老汉再隐晦提起此事,崔载道特意道:“大伯,莫担心,如今江南已成楚国之土,依楚策,大伯日后定可分得一块自己的田地若风调雨顺,只需数年便能过上好日子了。”
“哦那感情好。”
杜老汉却对崔载道的话反应平淡,后者只当杜老汉尚理解不了田改对他的意义,便笑了笑不再说话。
“崔相公、唐相公,老汉嘴笨不会说好听话,两位在我家住了十余日,是小老儿的荣幸,小老儿再和两位吃一杯酒~”
“大伯客气。”
“来,月儿,你也同两位相公吃一杯。”
明月在天,古村幽寂。
已彻底放下心防的崔载道不免多吃了几杯
直至亥时中,温馨小院内才渐渐安静下来。
却见崔载道、唐廷治二人已趴在桌上醉死过去,鼾声时断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