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廷律法,犯官产业发卖,得钱归公。
发卖单价低到匪夷所思,且三万亩一并打包发卖。
只不过,从官方放出发卖消息,到最后截止交易日期,只有短短两日。
外地有实力的大户根本来不及筹钱赶来,本地大户又明知是怎么回事,没人敢从某武装团伙口中抢食吃。
最终,三万亩良田被桐山县一家名为四海的商行购入。
不服?
憋着!
俺们四海商行可是按正规流程来的,便是上官来查也不怕!
朗山田产好歹走了发卖流程,而郑家在蔡州的田庄,连流程都没走,直接被左国恩、曹小健、张纯孝、陈初几人瓜分。
陈初作为新晋军头,自然也要有几分军头的跋扈,直接拿了二十余田庄中的十三座。
他今日出城,就是为了查看这些庄子。
巳时末。
几人抵达离城十二里远霞溪村。
霞溪村有户一百三十余,口五百五十余。
已是当下难得的大村。
不过村内状况比起当年鹭留圩还远远不如,秋雨浸润下,道路泥泞,路旁的人畜农家肥堆肥堆,被雨水浸透后淌出一道一道黄褐色液体。
腥臭扑鼻。
村民们对突然而至的陈初等外乡人,有着明显的抗拒和警惕。
连敲四五家的柴门,对方要么闭门不出,不做回应,要么隔们喊一句,“家中有女眷,不方便贵客进门。”
直至午时,才终于有户人家把陈初几人让进了院子。
院子正中有堂屋一间,只不过堂屋东侧已塌了半边。
漏风漏雨的堂屋西侧,一名老妪、一名农妇带着一对七八岁的儿女躲在屋角的简易灶台前。
好像是要吃饭了。
“敢问老丈如何称呼。”陈初打量了环境后问道。
“小老儿姓武”
武老汉把四名客人迎进堂屋西侧避雨。
如此一来,正准备吃饭的老妪和村妇只给一对孩童各盛了一碗,随后无处可躲的村妇低头看地,稍稍避嫌。
刘四两见灶上锅内是绿呼呼的葵菜羹,不由多看了几眼。
现下刚秋收不久,这武老汉家里恁早就断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