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天百姓活不下去了,就算没了这文圣榜,大势也必将消散。”
“你真以为天下大势,靠的是少数几个人,就能推动的吗?”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我李长安,虽说没了文箓,但也愿以大晋普通百姓的身份,为大晋国运尽一份力。”
说着,他指向还在天空中熠熠生辉的六首诗文,冲着永安广场内的晋国文士大声喝问,
“诸君,我要以这六首诗文,攻占天下六国各府郡之文昌碑,可有人助我?”
话音未落,在他身边的陈安年便第一个举起手来,脆生生喊道,“我愿意!”
这道声音就像是一个信号,在场数万晋国文士纷纷高举手臂,
“我愿意!”
“我愿意!”
……
有文士高声疾呼,
“我等愿为忠勇伯马前卒,以诗文为战旗,为大晋开气运!”
“愿为忠勇伯开路!”
……
一时间,群情激**,气势汹涌如海啸。
永安门外,还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的人,面面相觑,但也都跟着喊了起来,只当是在庆祝。
李长安朝永安广场内的所有文士,抱拳躬身行礼。
永安广场顿时安静了下来。
数万文士面色肃然,齐刷刷抱拳回礼。
就连陈安年,也有模有样地抱拳。
李长安回过身,看向高台上的五国文士,笑着微微颔首,
“他日,我之诗文自会出现在各位的国土之上。”
“李长安以诗会友,恭候各位指教。”
“据我所知,天下气运汇聚,各地文昌碑不再是一月一变,而会整整持续一年。”
“在下之诗文,定不会让诸位失望。”
五国文士的面色陡变。
姬文更是像吃了只苍蝇一样,面色铁青,“李长安,你当真以为他们这些人,能入我周国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