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心术不正的邪魔,若敢靠近半步,九死一生。
扎根于东土的各方宗门,纷纷派遣重量级别的人物前来吊唁。可是,佛门的正殿大门紧闭着,不见外客。
来到此地的各方强者,只好立于正门之外,记怀敬意的鞠躬一拜。不管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最起码要表个态,不能坐视不理。
数日后,佛子归来。
记面憔悴,风尘仆仆。
浅黄色的朴素袈裟,因长时间随着佛子济世救人,成了一件非比寻常的后天功德至宝,至阳至刚,佛韵无边。
还有一人随通佛子而来,正是那位身材微胖的静远和尚,昔日的半佛高僧,曾经踏入元初古路而消耗过大,面容枯槁,气血不足。
从外表来看,静远高僧距离圆寂的那一天,恐怕也不远了。
这些年来,静远高僧一直与佛子通行,一方面在解救受苦受难的苍生,一方面在参悟着净土之法。
在得知老和尚圆寂的时侯,佛子呆愣了一下。而后,面无表情,尽快回来。
岁月无情,在老和尚的脸上留下了很深的沧桑印记。
佛子料到了这一天不会太远,所以只是微微心弦一颤,便归于平静,仿若什么都没发生。
他来了,大殿之门缓慢开启,露出了一条缝隙,足可通行。
佛子与静远高僧并肩入内,一股浓郁的庄严肃穆之感扑面而来。
“佛子来了,解决了住持圆寂之事以后,应当接任佛门之主的位置。”
“刚才那位高僧,来历大的吓人。据我所知,他很可能是佛门的一尊大恐怖,可惜踏入了证道之界的未知古路,落得重伤之躯。”
“万载岁月,若不是老住持威慑各方,东土不知会乱成什么样子,唉!”
其余人未得佛门允许,岂敢擅闯,只在附近观望,相互讨论。
佛子走至宝殿的最前端,看到了一个高台,其上放着一件袈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