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依依拉了拉父亲的袖子:"爸爸,那个好喝吗。"
她指着邻桌客人杯中的饮品。
“那是酸梅汤,”林老板立刻会意,“我让厨房准备一壶冰镇的,不加冰,小孩子喝太凉的不好。”
“有劳了,谢谢”古旋风感激地说。
他转向女儿:"依依,要说谢谢。"
“谢谢你。”古依依甜甜地说道,惹得林老板眉开眼笑。
“不用谢,都是应该做的。”
趁着等菜的间隙,林老板忍不住好奇地问:"古导演,您点的这几道菜都很经典,但一般外国客人很少会这么搭配,您对中国饮食文化很有研究?"
古旋风微微一笑:“算是个人爱好吧,知道一些华夏的菜系,松鼠桂鱼是苏菜代表,宫保鸡丁源自川菜但已经国际化,上汤娃娃菜是粤菜做法,而小笼包则是上海特色。”
他顿了顿,“华夏美食文化博大精深,值得向全世界推广。”
林老板眼睛一亮:“您说的没错,华夏自古以来,讲求民以食为天,我这福满楼虽然不大,但八大菜系都能做。我祖父是广东人,祖母是四川人,我太太则是山东人,所以我们的菜单可以说是集南北之大成。”
“难怪您这里生意这么好。"古旋风环顾四周,餐厅几乎座无虚席,“我刚才注意到,您的客人中亚洲面孔占七成以上,这在唐人街的中餐馆里可不多见,通常游客多的餐馆,本地华人反而会少一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老板脸上露出自豪的神色:“因为我们坚持传统做法,不是为了迎合外国口味而改变太多,就像您点的宫保鸡丁,我们用的是正宗的郫县豆瓣酱和川椒,而不是甜酸酱。”
正说着,第一道菜上来了,松鼠桂鱼金黄酥脆,造型果真如同翘起的松鼠尾巴,上面淋着晶莹剔透的琥珀色酱汁。古依依惊喜地拍着小手:“好漂亮的鱼!”
林老板亲自为他们分菜:“请慢用,鱼肉已经去骨,小朋友可以放心吃。”
古依依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口,眼睛立刻弯成了月牙:“好吃!”
古旋风吃一块后,也满意道:“酱汁的酸甜比例恰到好处,鱼肉外酥里嫩,火候掌握得极好。”
林老板笑得合不拢嘴:“能得到您这样的行家认可,是我们的荣幸。”
话虽然这么说,但眼前的高大老外,一嘴的标准华语,还能对华夏美食如数家珍,实在是稀罕的很。
接下来的宫保鸡丁更是让古旋风赞不绝口:“这个味道。。。很正宗,鸡丁滑嫩,花生香脆,麻辣中带着一丝甜味,正是我在成都吃到的味道。”
“您去过成都?”林老板惊讶地问。
“去过,但很早的事了。”
古旋风解释道,“说实话,在美国要找到这么地道的川味实在不容易。”
林老板神秘地笑了笑:“那是因为我们的花椒和辣椒都是从四川空运来的,美国本地的品种,总是差那么点意思。”
两人越聊越投机,从川菜的麻辣讲到粤菜的清鲜,又从鲁菜的讲究火候谈到淮扬菜的刀工精细,古旋风对中国饮食文化的了解之深入,令林老板这个从业三十年的老厨师都感到惊讶。
“您知道的比大多数华夏人都多,"林老板由衷赞叹,“我很好奇,您为什么会这么热爱华夏美食?”
古旋风放下筷子,眼神变得深邃:“食物是了解一个文化最直接的途径。通过品尝一道菜,你能感受到那个民族的历史、性格甚至哲学。”
他指了指桌上的宫保鸡丁,“比如这道菜,麻辣鲜香中带着一丝回甜,不正像华夏人坚韧乐观又懂得变通的性格吗?”
林老板怔住了,半晌才感慨道:“您这话说得太透彻了,我在美国开了二十年餐馆,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这样解读中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