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路不通,便只剩下最后一条路,向西直奔黄县。只要到达了黄县,北可回返静宁城、过鹿岭,到阳武关,由那里就可以直回宁城,去往古州。
或可以由黄县向南,进攻临皇城,入秦州之地。
选择权就在自己手中,赤温叫来了众将,一番商议之后,还是决定向西走黄县,跟着向北走静宁城,跟着前往古州,退出晋州之地再说。
这样做,是有些丢人,但好处也不是没有。
比如说,他们一路之上抢的好东西已经不少了,现在离开,算是满载而归。
倘若继续留在晋州,就要面对可怕的秦兵,就有些得不偿失。
赤温有了决定,转道北路奔静宁城而去。
冯大勇带军顺利进入辽城郡,跟着就是众将议事。
“追还是要追的,跟在胡骑身后,对于解决整个晋州问题好处多多。可现在,他们不再往南,而是转道向西,那阳县、包括仙平城以及宁天城,还有东面的天泽岭,就要靠我们自己去争取,谁愿前往?”
沙盘就摆在眼前,冯大勇伸手指了几个地方之后,抬头,目光看向与会众将。
李木白有些蠢蠢欲动,可是他发现冯大勇根本就没有看他。
这是一员猛将,以后留有大用,这个活计不适合他做。
江凡呢,有勇无谋,难以独当一面,也非是合适人选。
只有李康恒这位原来宣国的六皇子和林大顺,这位原宣国卫国公世子是最为合适的。
冯大勇不想命令谁,更想看着他们主动请战。
被他目光盯着的两人,在犹豫了一下后,还是李康恒(已经改名为李恒)站了出来,“要不然,我试试?”
“好,就李将军了,我会给你留兵五万,不知道还有什么要求吗?”
“我希望可以多留一些的粮草和银子。”李恒开了口。
“可以,还有其它的要求吗?”
“没有了。”李恒摇了摇头,这是自己第一次独领一军,能够给他五万人马,已经超出了预计,人数再多,他怕根本就掌握不来。
天庆四年七月,冯大勇带着三十余万秦军转道向西,追着胡骑赤温所部而去。
李恒被留在辽城郡,负责接收属于晋州的阳县、仙平城、宁天城和天泽岭四城之地。
同月,晋州北面的林岭城,秦王贾平安率军光复,将额尔吉所部赶去了恒城。
相比于赤温的不交手政策,额尔吉选择的是每城必战、每城必夺。
石门城兵败,就退到了林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