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中再一次有了变化。
或许是认可了贾平安对于昌都城的统治,一座巨大而望不到头的煤山横空而出。
蜂窝煤球开始在昌都城内盛行。
不是所有的煤都适合制成蜂窝煤球,比如说烟煤。
空间提供的煤属于十分合适的那种。这个冬天,昌都城家家温暖如春。
以蜂窝煤球为基础,煤票顺利得到了推广。而百姓为了赚煤票,只需要出苦力,建房或是修路就可以。
票证的出现,打断了权贵们想要垄断行业的梦想,让国有、国家这个词汇更加深入人心。
后方在向好的方向转变着。而这一切的前提是要有一支强大的国防力量,保护着国家的安全。
平郡城。
燕州的三郡之一,也是最后一郡。
大量的宣军聚集于此,展出着属于他们最后的倔强。
自昌都丢失之后,宣明宗带人逃了出来,跟着就是一退再退。
南出百里城,永安城,跟着退到了定郡。
秦军赶到,定郡城之外,打了一场,宣军败!
定郡丢失、跟着连丢定兴城、延来城、退守沽郡。
秦军再至,宣军再败。
接连丢失谷平城、济兴城等地,最后退到了平郡,宣军整军准备再战。
涞水关大开,大统二十万援军入关进入宣地。
援军的到来,让宣明宗等人终于可以松上一口长气。
秦军似乎也感觉到了危险,停留在了济兴城,不再前进分毫。
秦军不再追了,宣明宗松了一口气的同时,感觉自己又行了,已经考虑着自己何时杀回到昌都的事情。
于万里的三万北府军被调到了平郡。
羽林卫已经被彻底打散,将军冷广杰正在收拢一些逃散人员,但没有足够的时间,注定无法恢复其战力。
现在的宣国,真正的精锐只剩下了北府军一只。这让宣明宗即便是看于万里有些不爽,也没有轻动之意。
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
平郡郡府,宣明宗在这里召开了不知道第几次的临时朝会。
杜文渊、许德勇、于万里、伍定生、余才动等一众文武大臣于下方站立。
杜文渊,整个杜氏随他出了昌都城,宣明宗无人可用之下,又恢复了其首辅之职。
许德勇,这位总是打败仗的兵部尚书,优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对宣明宗的忠心。凭此,官复原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