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一清下台,让桂萼来顶替杨一清的位置,也正好。
朱厚熜登基之后,虽然进展迅速,但也是要和文官妥协,因此才保留了两个老臣在内阁之中。
现在的朱厚熜权力达极盛,因此无需考虑这么多,想让谁上位,谁就能上位。
同时,朱厚熜还要对康熙朝进行一个初步的裁定。
康熙朝,也需要有大学士和六部尚书制衡。
“王阁老平定江南之后,南京的朝廷皆废,改制。”
朱厚熜淡然道:“责令南京大小官员,无罪者往南京去,前往新朝,担任要职。”
反正南京那些官员,留着也是养米虫,左右还是有点作用,而且被王阳明杀了一波,老实很多了。
先发到康熙去当官,等稳定之后,再行其他。
对于新朝是什么样子,在场的各位大臣们并不清楚,但根据源源不断的运粮、过冬棉衣以及各类援助,也能推断出来,战事十分激烈啊。
而对于这些南京的同僚们,在场的大臣们只能默哀了。
朱厚熜见他们这幅样子,便摇了摇头。
康熙朝那边并不像是他们想象中的那般兵荒马乱,不过现在还不是澄清的时候,等国战结束之后,康熙朝和嘉靖朝的官员,是会有所调剂的。
嘉靖朝的官员有可能会去康熙朝任职,而康熙朝的官员,也有可能来嘉靖朝任职。
唯一恶趣味的一点,就是康熙朝的官员来嘉靖朝之后,或许能找到自己的祖宗呢。
“陛下,臣亦有本奏。”
工部尚书费宏上前一步,对着朱厚熜拱手道:“江南制造总局喜报,第一艘铁甲舰已成功下水,当前一切正常,还请陛下为其赐名!”
“除此之外,江南制造总局仿制‘永乐一号’,已经制成一批枪械,性能略逊于永乐一号,但整体使用感相差无几,还请陛下能够赐名。”
听到了费宏的话语之后,朱厚熜不由满意地点了点头,大喜过望。
紧接着,毫不犹豫,直接脱口而出道:“铁甲舰便以大将之名来命名,称之为‘常遇春舰’吧。”
常遇春,大明帝国赫赫有名的开国大将。
先前的风帆战列舰,已经出现了蓝玉舰、徐达舰,如今的常遇春舰出现,倒是补足了不少。
皇明舰队已经出航,这铁甲舰如果试验成功,当与福建水师一起北上,进军日本的。
毕竟日本的银矿,还没开采。
大明并非产银国,还是很需要这个银矿的。
“至于仿制‘永乐一号’的枪械……”
朱厚熜想了想,也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张口便道:“就叫‘嘉靖一号’吧,反正也不是什么稀罕物件。”
既然江南制造总局能够批量生产嘉靖一号了,那么朱棣的财路马上就要没咯~
桀桀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