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朔风城四面的十二道城门齐齐洞开,赤焰军、黑甲军和漠北军各自选了一个方向,从朔风城的南面、西面和北面的门洞中奔驰而出,如同钢铁洪流一般,直接撞向了正在攻城的黑沙军。
而朔风城东面门洞里冲出的是圣城军和镇北军,他们联合在了一起。
朔风城东面的黑沙军相对较少,力量相对薄弱,萧北梦便将镇北军和圣城军安排在了这一面。
圣城军和镇北军加起来有十六万之众,但他们的战力与赤焰军、黑甲军以及漠北军比起来,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赤焰军和黑甲军被安排在北面和南面,而防守压力最大的西面则是交给了漠北军。
漠北军现在兵强马壮,人数已经达到了二十万之众,除开楚岳和楚清江从漠北带过来的五万精锐之外,剩下的,一部分原本是漠北城的遗民,他们经历了不久之前的断河关和定北城战役,已经经受住了血与火的考验。
还有一部分是从天下各处支援过来的漠北军后裔,他们当中绝大多数的人虽然没有经历过战争,但是,他们的祖辈和父辈们将漠北军的看家本事一代接一代地传承了下来,几乎个个弓马娴熟,勇敢无畏,只要稍稍经历战火的洗礼,便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漠北军战士。
十二座城门突然洞开,城内的骑兵以猛虎下山之势奔涌而出,锐不可当,明显让黑沙军措手不及,慌张不已。
与此同时,学宫的吴空行和万剑宗的叶青雷早早将城内的修士们进行了分组,分别派往了朔风城的四面城头。
这些修士在骑兵们出城的时候,立马上到了城头,随时准备应对黑沙军之中的高手介入到战争之中,同时也做好了随时支援出城骑兵的准备。
攻城自然要下马,这些下了马的黑沙兵如何能挡得住起骑兵们的冲锋,而且还是天下有数的精锐骑兵。
朔风城的四面城墙之下,骑兵们一往无前,所向披靡,攻城的黑沙兵遭受迎头痛击,在骑兵们的马蹄和战刀之下成片成片地被收割,很快便乱了阵型,并溃散后撤。
后方的黑沙军将领们急声高呼,一遍又一遍地下达指令,要求攻城的士兵们顶住,甚至还命令督战队对逃跑的士兵进行斩杀,但都无济于事。
这些黑沙兵元原本只是来攻城的,没有想到朔风城里的骑兵居然敢冲出来,身上没有长枪、陌刀、斩马刀和大斧等应对骑兵的兵器,故而在骑兵的冲锋之下,没有任何的抵抗之力,只能任由宰割。
在如此情形之下,指望着黑沙兵们顶住骑兵,要求实在有些苛刻。
约莫两刻钟之后,朔风城四面攻城的黑沙兵悉数溃散,没了阵型地掉头逃跑。
后方的黑沙军将领们已经组织起了力量,要去拦截从朔风城内冲出来的骑兵,但是,因为中间隔着密密麻麻溃逃回来的黑沙兵,他们只能干瞪眼。而且,这些溃逃下来的黑沙兵们没有方向地四散逃命,将后方整齐的军阵也给冲乱了。
萧北梦站在西门的城墙之上,他原本只打算将攻城的黑沙兵给打退,但看到这些退败的黑沙兵把己方后面的军阵也给冲乱了,立马给城内原计划用来接应的三万漠北军下达了指令。
于是,三万漠北军立马迅速出城,和前面的袍泽汇集到一起,对黑沙军进行追杀,一直追杀出五六里的位置,才折返而回。
等到他们回城之后,西面的城墙之下,留下了遍地的黑沙兵的尸体,还有许多没来得及撤走、已经被漠北军捣毁的攻城器械。
此役,黑沙军在朔风城的西面城墙下战死近三万人,而伤者更多,可谓损失惨重。
当然,漠北军同样有折损,有千余人战死。
其他三个方向的情况与西面差不多,朔风城大获全胜,斩杀黑沙军总计近十万人。
若不是黑沙军有二百余万之众,兵力相差实在悬殊,朔风城完全有机会乘胜追击,一举将围城的黑沙军彻底击溃。
刚一开战便取得了一场大胜,朔风城士气大振,全城上下都笼罩在喜悦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