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知道伯爷院里这几个姑娘,都是极得伯爷宠的,将来必定都是做主子的命数,伯爷日常事务也都是几个姑娘料理。
笑着说道:“两位姑娘安好,外头有几位举人老爷,递了帖子要拜会伯爷,麻烦两位姑娘给伯爷传句话。”
晴雯接过帖子翻开看过,小嘴微微一翘,又递给芷芍去看。
这几年院子里的丫鬟,都跟着贾琮认字读书,晴雯虽没有芷芍、英莲这样通晓文墨,但识文断字却是没问题的。
俏声说道:“芷芍姐姐,你看又是那些闲得没事干的举人老爷,这几天都来了好几拨人了,当真有些嫌人。
他们进京不是为了赶考吗,不正经读书做学问,每日东拜会西拜会,也不显寒碜。
三爷这么大学问,还闭门读书呢,他们这些难道比三爷读书还厉害,就这么四处浪荡闲逛起来。
还有这帖子上的字太马虎了,七拐八拐,潦草透顶,写的还没我正经,三爷教我写字,可不是这样的。”
芷芍忍着笑,说道:“你这张厉嘴,还是省点唾沫,人家上门拜帖,见不见在三爷,怎么也算是客,也要被你一顿排落。
你才写几年字,没学会走就想跑,你想写的七拐八拐还没这本事呢,你这张快嘴真是没治了。”
芷芍对那婆子说道:“三爷事先已发下话,因他如今丁忧守孝之期,不宜喧哗谈宴,加之要读书应考,所以一律谢绝外客。
让外院管事这样回复就成。”
那婆子又说道:“姑娘,今日来拜会的几个举人老爷,好像有些来头,说其中一个叫周应辰的,是杭州府的解元……。”
晴雯神情有些骄傲,说道:“瞧大娘这话说的,芷芍姐姐都说不见了,难道还不清楚了。
解元在别人府上算颗了不起的蒜,到我们府上却不值当,我们三爷还是雍州解元呢,比杭州府的解元厉害多了……。”
芷芍见晴雯一张小嘴噼里啪啦说得清脆,担心她又说出怪话,让传话的婆子脸上不好看,伸手在她腰上拧了一把。
晴雯哎呀一声便住了嘴,她知道自己嘴巴利索,有时说起来没个轻重,芷芍这是提醒自己。
芷芍微笑道:“即便是解元也不妨事,三爷不见客是出于孝道,你把这道理一说,都是读书人,他们必定知道的。”
晴雯忍不住在旁边说了一句:“三爷如今在书房专心读书,可不喜欢别人打扰的,连我们都不轻易进去……。”
芷芍听了这话,脸色微微一红,差点笑出声,方才她进堂屋帮晴雯取刺绣的彩线,正看到书房里的情形。
三爷的确是在看书,只是怀里搂了个英莲在打盹……。
……
伯爵府,西角门。
几个拜会的举子,听了外院管事的回复,脸上都有失望之色,不过人家以丁忧守孝为由闭门谢客,却是挑不出半点毛病。
国朝以孝治天下,读书人敬奉圣贤之学,更是以孝道为先。
那叫希文的举子,对他的宜淳兄说道:“宜淳,你这个杭州府解元,脸面好像还不够大,不见我们也罢了,你居然也没这个体面。”
那宜淳笑道:“我这个解元在别的地方唬人,偏在他这里没什么用,人家可也是雍州解元,大家也就扯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