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窗外热闹景象,车内身穿绯袍的官员对钱镠道:“使君,朝廷素来注重官学,此事恐怕不能马虎。”
他的话赢得了左右的点头,毕竟他们虽然都是江南本地官员,但衙门里却有不少关西官学出身的官员。
那些官员虽然对经义、奏表不擅长,但在务实事上却令人刮目相看。
如今新朝才刚刚开朝不到一载,便已经接二连三的宣布了多条惠利百姓的政策。
单凭朝廷在州县及乡里开设官学,免除学子束脩费用,这就让许许多多富农看到了希望。
哪怕是贫农,只要咬牙坚持,也能举全家之力养出一名学子。
即便一家一户不行,举全村之力,也能供养几个有天资的学子。
这点几人都能想到,更别提身为江南西道布政司布政使的钱镠了。
钱镠看向几人微微颔首:“此事不得马虎,且以某对至尊近来诏书所了解,至尊恐怕还在谋划更重大的事情。”
“汝等在衙门中当差都各自小心些,莫要让人抓到把柄。”
“是!”车内其余人纷纷点头,而钱镠也缓缓闭上了眼睛。
在他们交谈的同时,整个天下都在随着朝廷不断发布政令而动荡。
庸碌的世家豪强子弟固然很多,可才情出众的世家豪强子弟却也不少。
他们都能预感到朝廷设官学之事开始,接下来还将有令天下更为动荡的事情。
事实证明,他们没有想错,因为随着朝廷设置官学的事情昭告天下,远在洛阳的刘继隆也在此时召见了群臣。
“朕决意恢复六科,将秀才科改为明工科,另将进士等科修改。”
洛阳贞观殿内,刘继隆将李商隐、刘瞻、萧沟等三相,以及韩正可、杨信等六部九寺都察院的官员召集于此。
近二十名官员坐在殿内,听着刘继隆的话,不免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这明工科的内容。
“臣同平章事李商隐愚钝,敢请圣训,明工科与诸科有何不同?”
李商隐开口询问,这令群臣稍稍安心,而刘继隆也解释道:“诸如造船、铸炮、制火药等各类官员,若有开明技术,均可以此科入朝为官。”
刘继隆话音落下,群臣便明白了这所谓的明工科是个什么存在。
如今大汉科举虽然未曾举办,但主要延续唐制,大致分常举和制举两种。
常举主要有进士、秀才、明经、明法、明书、明算等六科,其中以秀才、进士两科最重要。
秀才科为隋唐科举最高难度科目,要求通晓方略策五道,全通为上上等。
由于考试极难,经常也难以录取一人,以至于报考人数越来越少。
整个唐朝,一共也就二十九名秀才,故此最终在唐高宗时期废止。
秀才科后,便是难度第二难的进士科。
进士科考试内容主要有三部分,一是帖经,二是杂文,三是策问。
策问通常为时务策五道,考察对朝廷政策的了解和时政事务的对策。
秀才科与进士科的地位,通常为六科最高,上限也最高。
在二科之下,则是以与普通科举不同的明经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