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写币值的地方以及发行日期、花押上,用不同颜料进行防伪。
赵煦感觉,配合其他已有的防伪手段,应该可以顶上十年。
十年以后,必然有新的防伪技术了。
宋用臣恭恭敬敬的接过赵煦赐下的秘方,再拜领命:“老臣谨遵旨意……”
“注意保密!”赵煦叮嘱着。
“老臣明白……”宋用臣再拜。
目送着宋用臣离去的背影,赵煦对冯景,道:“走吧……去保慈宫……”
……
赵煦走入保慈宫,两宫正在说笑。
赵煦上前请了安,便被向太后拉着,坐到了她身边。
“六哥今日又召见了大臣?”向太后问道。
“是的!”赵煦将宋用臣和沈括入宫敬献了铅活字和沙盘的事情说了。
还让冯景,将沈括敬献的那枚铅活字,拿到了两宫面前。
两宫都不太懂,但看着那个小小的铅活字,还是很欢喜。
“依官家之见,岂非日后,天下只需几套活字,就可以满足大部分印刷需求了?”太皇太后好奇的问道。
赵煦摇摇头,道:“太母,活字只能满足最基本的需求……”
“真正要印圣人经义或者佛经,还是雕版最恰当!”
沈括和他报告了,铅活字的印刷试验。
字迹没有雕版清晰!
至少在现在来说,是如此的。
需要等未来油墨技术突破,印刷技术迭代后,才有可能取代雕版。
两宫听了,顿时都哦了一声,对这个活字失去了兴趣。
只有赵煦依旧重视!
不仅仅因为活字是未来,也因为,这东西在现在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譬如说,赵煦已经让冯景去通知宋用臣,在探事司中增设了一个印刷处。
过几天就可以尝试发行,由赵煦控制、审核的小报了。
先将汴京的舆论喉舌,据为己有再说。
当然了,这个事情,得小心再小心。
所以,再过些时日,石得一就会将小报的印刷地点,改去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