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为何独自来此?可是来此等着何人?”李乾顺的眼力极好,一眼望见的这名女子,眉如远山,眼若秋水,虽然身着一身朴素的侍女服装,却仍然显示出极为飒爽的英姿,走得近了,却从她美丽的脸庞上,看得出刻意压抑住的忧郁神情。
“这位将军也是在此,可也是在等人?”耶律南仙没有回答对方的话,却是同样反问。
清脆如铃的声音,直击得李乾顺心头一阵颤抖,他微微地张了几下口,低头再看了看自己的服饰,才开口道:“在下乃大白高国御林军侍卫,随吾皇帝前来迎亲,今天特地来先看看明天的路线,以免冲撞了大辽公主一行。姑娘是。。。。。。”
“却也巧了,我是大辽国成安公主的侍女,今天也是来看看明天的路线。”耶律南仙冰雪聪明,自然知道在关城之外的严密警戒之下,哪里容得上一名普通侍卫与普通侍女随意走动,既然对方不想表露身份,那她也不妨同样如此回应。
李乾顺一指马鞭道:“既然大家任务相同,不如就一同走走?这里也是边境之地,此山坡上正好是最好的观看地点。”
两匹马行至山坡最高处,并肩看去的正好是这里开始自西向东流去的黄河方向,这是此时辽夏边境的分界线。李乾顺指着南方之地,侃侃而谈地介绍起西夏的气候、地理与独特的风土人情,而耶律南仙则只是静静地听着,暗自觉得身边的这位“侍卫”竟然有着与他年龄并不称的博学与沉稳。
“你……你们的皇帝……会有着什么样的梦想?”耶律南仙的这个问题,似乎有点搞笑,皇帝的梦想,又岂会是一个普通的侍卫能够知道的。
但是那个“侍卫”却仿佛并不在意这个,他回过头望向更南更西的方向,右手用力地向下一划:“我们的皇帝,生于大白高国最艰难的时刻,对内是最混乱复杂的贵族争权,对外是有史以来最强势的大宋西军逼压。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过要将世祖皇帝所提出的宏图大愿:手握河套富庶之地,脚踏河北走廊,内修圣人文德,外扩党项武威!要让这片草原上的所有子民,都能过上繁荣、富足与安宁的生活!”
“可是,我可是听到护卫的士兵在议论,就在这几个月前,你们西夏军队主动发起的对大宋国的攻击,却被宋军毫不客气地反攻回来!”“侍女”开始反向质问。
“夏宋两国百年的恩怨,岂是只有谈判才能消除的?”“侍卫”叹了一口气,面不改色地说道,“只谈不打只是白纸一张,有打有谈大家才有可能最终达成稳定的共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交谈中,耶律南仙突然感觉到有一点恍惚,甚至开始错觉得此时站在她身边的那个男子的谈话风格越来越像是一个人。
“大宋立国百年,强人辈出,将军可曾担心过面对的宋人对手?”
这个问题明显让李乾顺的脸色一暗,应该是触及到了他最不愿面对的问题,不过他很快就自我释然了:“大宋百年以来,英雄人物的确不少,但真正威胁到大白高国的不过一个半人!”
这“一个半人”的说法确实很特别,一下子吸引住了南仙的注意力。
“第一个人大名鼎鼎,名叫狄青,纵横西北,官至大宋枢相,只可惜遇上的是我大夏的世祖皇帝,还是被强力压制住了!”
“而那半个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他姓秦名刚。”李乾顺却没注意他说出这个名字时,旁边的“侍女”明显颤动了一下,“此人足智多谋、于西北布局不多,却招招压制我大夏基脉根本。说他是半个人,当然是因为天佑我大夏,此人出师未捷,半道便死于大宋党争!”
耶律南仙的面色努力保持着正常,内心却是波涛翻滚,她既没想到刚来西夏,便又能听到秦刚之名,更没想法是从眼前这位特别的“侍卫”口中听到如此之高的评价,她稍稍迟疑地问道:“若是将军所说的这半个英雄还能活着……刚才所说的你家皇帝的梦想……”
“在下乃浅薄之见,但我家皇帝素有百折不挠之心,便真如姑娘所言,面对此等英雄人物,也愿效仿世祖,与其英雄相惜、纵横捭阖、一决高下!”
李乾顺虽然没有意识到对方问话里的古怪,但这回答却是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耶律南仙听后,却是觉得眼前此人却是看着顺眼了许多。
“对了,姑娘问了这么多问题,在下倒也想打听一下,你家公主,是个怎样的人?“李乾顺终于找了个机会问道,眼中充满了真诚的好奇。
“侍女”一怔,随即笑道:“成安公主啊……她虽相貌出众,但是性格暴烈,不喜被人束缚,更有自己的主张,不知你家皇帝可否承受得住?”
“侍卫”听得眼角发笑:“当真如此?”
“将军不觉得失望?””侍女“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哪里!相貌出众,当得起我大白高国国母!性格暴烈,镇得住我党项百万勇士!不喜被束缚,我大夏万里之疆,便是其自由驰骋的天地!自有主张,更是皇帝最为信赖的良师益友!公主殿下实乃天赐我大夏之福!”
“侍女”显然听出了所有的话外之音,抬头看了看天色:“时候不早,我该回去了。有缘再见,将军。”
说完便调转马头,朝着关城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