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当其冲的就是生产价值的问题。
原本使用进口的发动机生产出来的沪上牌卡车,其成本在三千元左右。
这其中,进口发动机的成本占了一半。
可现在,虽然全部国产化了,按理说生产成本应该会降下来,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现在,生产一台汽油发动机需要沪上好几个工厂协同提供配件,原先只需要稍加改进的,现在需要考虑到生产资料,生产成本。
如此情况下,价格仍旧在两千八百元左右,但生产的时间却是延长了五倍。
如此说来,沪上汽车厂的产能其实是下降的。
尤其是最近国外进口的发动机价格下调了一成,这让不少汽车厂的人开始算小账,觉得用进口的发动机更容易出成绩。
姜大勇也有些拿不定主意,跟杨小涛打电话的时候说起这事,也是抱着一半一半的想法。
对此,杨小涛直接了当的告诉他,这就是饮鸩止渴,要不得。
随后杨小涛将事情给他掰扯清楚。
如果贪一时的便宜,国外有好的,就拿来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国内的技术发展得不到支持,没有持续的投入,只会落后。
落后一步,还有得追。
落后的远了,想追也追不上的时候,那就是人家说了算的时候。
他们现在可以降低一成的价格,到时候就会提升一倍的价格。
你不给,他们就不卖给你。
那时候你的汽车还等着发动机,再换回国产的,依然不行。
所以你只能低头接受,代价就是汽车的价格提升一倍,否则就是亏本。
可最后这提高的价格,都会摊到老百姓身上。
当杨小涛将情况说完后,姜大勇的身上立马出了一层冷汗。
如果真的按照杨小涛说的,他们放弃现有的模式,那失去的将是未来。
靠人人走,靠山山倒。
想要站起来走的远,就得靠自己。
等两人挂断电话后,姜大勇立马找来汽车厂的研发工程师,郑重表示,今后生产仍以国产发动机为主。
既然性能、成本不如国外的,那就继续改进。
早晚有一天,能够赶上去。
那时候,说不得他们也能走出国门,然后也能反制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