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来人除了是感谢他们,送来小米,更多的还是寻求帮助。
当初为了带动就业,他出于私心在延州建立了一座钢铁厂,原以为可以带动周围发展。
但事实证明,有些事,不是想当然的。
钢铁厂建起来了,工人也招收了,原材料也有,产品也做出来了,而且用的还是最新型的炼钢方式。
按理说,事情到了这里,有生产,有产品,应该没问题了。
可这才过了两年不到,钢厂是每况愈下啊。
首先工厂周围并没有工业区,仅仅几个小工厂根本用不了这么多钢铁。
就是方圆百里内,能用的也没几个大厂,对于产出的钢材,根本用不起来。
所以钢厂的产品做出来后,处于富余状态,好多都压在仓库里。
然后是交通问题,钢厂的产品想要运出去,就少不了火车。
原本建厂的时候已经考虑到了,但现在看来,还是低估了交通问题。
这产品发布出去,任务也没多少,这两年下来,钢厂那么多人,大部分处于无事可干的状态。
因为他们是工人,每月都有供应粮,而且还是个不小的数目,当地产粮本就不多,好多还要从外地调拨粮食。
如此下来,当地有些负担不起了。
而据他派出的人回来汇报,这样的情况若是持续一两年,钢铁厂就会成为当地发展的负担。
而他这算是好心办了坏事。
见老人轻轻的喝着米粥,老妇人感觉到对方的低沉,走上前去接过空碗,随后问道,“是不是那边出了事?”
老人叹息一声,随后将延州钢铁厂的事情说出来,老妇人听了跟着长长叹息。
“你说,我是不是做了件蠢事?”
老人面带羞愧,“如果将这些资源用在其他的地方,会不会有更好的效果?”
“现在,不仅没有起到好的作用,还破坏了当地的经济建设。”
“我啊,做错了事啊!”
老人陷入自责当中。
他很少因为私事让人办事,但这次的私心,却办了错事。
“什么错不错的,在我看来,你没错。”
老妇人拉着丈夫的手,放在膝前抚平粗糙的痕迹,“咱们为人民做点事,没有错的。”
“错的只是没找到适合的道路。”
“如果有项目,那不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