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k小说网

三K小说网>红楼之扶摇河山笔趣阁 > 第六百零一章 笔墨问沧桑(第2页)

第六百零一章 笔墨问沧桑(第2页)

每一位主考官出题,都是言其志,问其心,以考题为承载,考较天下学子,遴选与其心志相近的才俊。

虽然,这是主考官和考生隐形链接的脉络,但却是他们之间最真实存在的联系。

每次科举张榜之后,座师和上榜考生,之所以会形成紧密牢固的关系。

不单单是座师对考生的点选之恩,更深层的原因,是他们在文脉词章上的志同道合,是最有可能成为相互同盟的群体。

这是儒教道统平治天下的基本准则,也是文官群体结党合势的隐形手段。

……

像柳静庵这样扛鼎天下的大儒宗师,和那些只知皓首穷经的庸师相比。

前者不仅传授书本之义,更传授书外之学,人心术法。

贾琮得柳静庵多年倾心教导,被他视为晚年的衣钵传人。

加上贾琮本就是累世之人,心思眼界有常人没有的前瞻性,对柳静庵所授更容易触类旁通,所学所得,愈发能青出于蓝。

正是出于主考官和考题的特殊联系,在贾琮春闱入试之前,柳静庵曾对自己少年弟子,详细剖析春闱三大主考的秉性来历。

这三位春闱主考,虽年资和柳静庵都相差很远,但是柳静庵致仕之前,这几人都已在官场崭露头角。

柳静庵虽然退出官场十几年,但人脉根底深厚,通过日常来往的官场故旧同僚,自然对这几人都知之甚深。

内阁大学王士伦,少年成名,城府深沉,深通以曲求直,通晓进退有据,才能这等年纪便位极人臣。

礼部尚书陈墨,资历精深,圆滑通透,常常能临危步险,还能明哲保身,是官场上有名的不倒翁。

黄宏沧因中途退出主考之位,所以不在贾琮的推测之中。

户部户部侍郎徐亮雄,因是临时接替主考官之位,完全意料,所以柳静庵并没有对贾琮剖析此人。

但是贾琮日常也听过徐亮雄一些传闻,说此人当年虽和一甲失之交臂,但也是天下闻名的俊才,自视颇高……

他们这几人,哪个心怀君子之念,深思大义之道,推演托孤之想……

贾琮手持黛玉所赠的紫毫湖笔,在稿纸上随意写画,梳理思绪。

他用的这支紫毫湖笔,经过黛玉亲手润锋,以姑娘家柔劲手力,书写过百字磨砺,笔力柔中带韧,书写十分流畅。

随着稿纸上笔墨点画,文辞流动,他突然想到,自己生在世勋富贵豪门,却长于微寒窘困之境。

仔细想来,其实有不少疑窦之处。

这些年能够起势翻身,难借外力,归根结柢,靠的是书经举业,一时思绪微微翻涌,胸中渐生出慷慨之气……

……

伯爵府,黛玉院。

黛玉也是大早起来,她估摸眼下时辰,贡院里面必定已经开考。

她相信以贾琮的解元之身,出色的文采课业,春闱及第并不在话下。

只是他一去九日,这府邸少了他,就显得异常空落,让黛玉有些坐立不安,在自己院里呆得实在气闷。

便带了紫鹃去了贾琮院子走动,其实他今天都不在家,不过是过去闲逛罢了。

等到进了贾琮院子,发现里外都静悄悄的,和往常十分不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