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国内没有做全尺寸测试原因,雷达辐射看似不起眼,但即使是民航客机也严禁在地面开启雷达以防造成伤害诱发疾病,过量电磁辐射依旧有害。
思索间吕特晏斯和镇海已经照着说明书启动系统预热,普鲁士号的轮机开始为超级电容充电,这个动作就让轮机功率来到了30%。
电科14所尽可能简化了操作,由于唐文要求尽可能采用电子管以便于仿制,他们精心设计了一套控制系统,可以自检后通过辉光电子管显示数字+字母代码,让操作者简易判断是否正常可用。
【E00】
【E01】
【E02】
……
【E0A】
辉光管上的数字不断跳动,根据手册注释E0A(16进制)即意味着一切就绪、可以根据不同场景展开不同规模干扰。
此时整个舰桥里都充斥着无数电子管工作的微微电流声,以及散热系统全力以赴的闷响。
吕特晏斯的手直接打开电箱上的玻璃保护盖,轻轻放在多个感叹号警告提示的红色按钮上,直接准备全功率输出。
破烂的渔船停在普鲁士号500米的远处,上面倒满了重油至少可以燃烧一个小时。
3架蚊蚋从战列舰上先后弹射起飞,其中2架头也不回地继续飞行,在飞出去大约1000公里后,第二架飞机飞到差不多50公里远处时转向,瞄准来时的航向动力全开进入1。15马赫超音速飞行。
“预备…启动!”
吕特晏斯毫不犹豫地摁下按钮,随之响起的是一片“啪啪”的清脆声音,那是无数继电器在工作。
普鲁士号微微一震,随之一股无形但密集嘈杂的背景声以光速向整片海域扩散。
按下电钮约1。4秒,“洪水”启动瞬间的电流过载就抽干了超级电容,110兆瓦功率射向四面八方,然后迅速下降稳定到30兆瓦。
一众舰长和舰娘们都没有异常,只是对突然出现的背景嘈杂感到些许不适。
但3架蚊蚋却是都发现电台信号已经被完全阻断,打开只能听到沙沙声,连续切换多个频段都只有烦人的噪音,但较远的2架明显感受到干扰弱了很多。
“开始定向干扰!”
普鲁士号的抛物天线缓缓转动,将中心波束对准飞来的那架蚊蚋,后者的电台中更加混乱。
干扰开启110秒后,这架蚊蚋在距离靶船8公里的地方成功释放了2枚AIM-9L未受明显影响,只需要10秒就能命中。
导弹很正常地在导引头指示下飞向目标,但当倒计时归零后,唐文看到的是海水中近乎同时溅起两朵不大的水花。
干扰奇效了,很明显导弹内部的电路出了问题,却因为速度过快眨眼间就进入海中,没有精准记录下失效距离。
“没关系,这起码印证了拦截效果是真实的,现在就是测干扰距离。”
另外两架蚊蚋依旧在向外飞去并测试无线电,当距离约1300公里时,电台成功滤掉了衰减严重的干扰信号,两架蚊蚋成功用电台建立起联系。
电科14所的预估印证了两条,如果1300公里半径还能干扰正常通讯,那至少可以确定300到500公里内帝国的航母战斗群都会陷入麻烦。
“洪水”系统成功了。
当计时器来到10分钟,机组自动关闭,进入【000】全功率散热模式,需要大约1个小时的冷却才能让在爆炸边缘的电子管冷静下来。
早期的传统电子管寿命很短并且并不耐热,国内为了研制“洪水”甚至专门投资去升级了电子管技术,才达到了严苛的作战需求。
“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