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3D打印设备,模拟风洞的程序还有高糖饮料全部拿来……”
这一次杨锋是豁出去了,他要变成一个火箭专家,还要自己研发一款可以载人飞行的火箭,目标则是快速移动、超远距离移动。
飞行原理
气动布局
材料学
燃料学
火箭控制
制导及雷达
火箭控制回收
……
一个人要抵上一群人。
一个人要掌握一项工程。
这其中的难度是可想而知。
一万个虚拟小时过去,杨锋感觉自己也就是了解一个皮毛。
十万个虚拟小时过去,杨锋才开始尝试绘制图纸。
直到百万个虚拟小时过去,杨锋才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样机。
谁知电脑上测试的还行,但真的腾空而起,短短十几秒火箭就炸成了漫天碎片。
这一刻杨锋的脑袋已经彻底不转了,他只能暂停下来,打开了一部星爷的电影。
“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
故意忘记一切,逼迫自己沉浸在情节当中,好像傻子一样狂笑不止后,杨锋才深吸一口气,扭头又捡起了中断的工作。
分析事故原因。
纠错。
从头再来制造。
结果这次却更糟,火箭刚点火三秒,超过三吨混合燃料就猛的炸开,变成了一个直径超过150米的恐怖火球。
再来,再炸。
再来,再再炸。
重复的工作杨锋做了无数遍,到后来就干脆开始用爆炸的次数来计算了。
十炸、三十炸、一百炸、一百五十炸……
这时候杨锋的火箭终于开始成熟了。
从外形到燃料,从控制到飞行都稳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