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号你这是做什么?”
“崔老先生,这份东西你准备了多久?”
“差不多一年,这可是集合了我们一群老友的全部智慧,总有几分可取之处吧?”
“崔老先生你身体怎么样?”
“自然是十分的硬朗,但是三号你问这个干什么?”
“如果崔老先生愿意,身体也可以支撑,那我想请老先生出山,执掌公署的教育部门。”
“什么?”
这一刻,崔老先生绝对是又惊又喜。
喜的是杨锋肯邀请他担此重任,绝对是对他那份章程的超高认可。
惊的则是杨锋一开口,直接就把整个部门给扔过来了,这可不是什么重任,这就是一座泰山。
自古以来,兴学育才都是中国人眼中的大事。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哪怕是离开了故土,身在南洋的华侨也不会对教育有丝毫的疏忽,所以崔老先生他们一群文化人、老学究才能鼓弄出这样一份掷地有声的章程来。
既然如此,本着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心思,杨锋就斗胆发出了邀请。
片刻之后,等到崔老先生郑重的点头,杨锋立刻就伸出了三根手指。
“崔老先生,你肯答应我非常的高兴、也非常的感激,但是咱们必须约法三章,如有违反我的邀请就即刻作废,你们的这份章程就只能交给别人去履行了。”
“说来听听”
“第一条你每天工作绝对不能超过8小时,不管是在公署还是在家,如果疲劳损害了你的身体,那我肯定会懊恼不已。”
“婆婆妈妈的,好,这第一条我就答应了。”
“8小时,说好了,一分钟都不许超过。”
“知道知道。”
“第二条,西式教育和中式教育有很大的不同,这份章程中有很多可取之处,但是也有必须调整的部分,崔老先生你不能固执己见,需要听取其他人的意见,海纳百川方可。”
“哼!这个自然,这份章程本就是我们群策群力而得,如此浅显的道理就不用你三号来教我了。”
“看看看看,我才刚说完,崔老先生你就拿出长辈的架子来教训我,这还让年轻人怎么敢跟您讨论。”
“……”
“我也知道,叫崔老先生改变念头和习惯是很难得,但是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好,这个我也可以答应你,我这一生从未在公署任职,的确也有需要学习的地方,固执己见是不可能的,但我肯定会坚持真理。”
“那咱们就说好了,我会给您组建一个委员会,教育部门拿出的决策,必须要经过委员会的集体讨论、批准才行。”
“一言为定!”
“第三条,我希望崔老先生可以帮我带出一批弟子来,好继续发展万岛的教育事业……”
杨锋说的很真诚,终于是彻彻底底的打动了崔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