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果然!
苏轼头疼地揉了揉太阳穴,祈祷自己的黑历史别被翻出来。
巳蛇老师确实没怎么翻他的黑历史,因为巳蛇老师讲的都是野史故事,比黑历史还有趣。
【关于苏轼的故事有很多,大部分都是后人编纂的。虽然不保真,但是很有趣。反正我们这是闲聊,就随便说说,大家也不要当真。】
苏轼的表情僵住了。
这这这,还不如讲他的黑历史呢。
编纂的故事肯定特别离谱,就像那个说“一树梨花压海棠”是他写的一样。来一个就够糟糕的了,居然还有更多。
【首先,我们讲讲苏轼和他的政敌王安石的野史故事。】
王安石:……
这里怎么还有我的事?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据说有一天苏轼去王安石家里做客,看到书桌上有一首写到一半的诗作:[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这句诗写的是**花瓣落了满地,但当时正是秋天,苏轼觉得王安石在乱写,秋天哪有**会凋谢?于是提笔补上了两句:[秋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用来嘲讽王安石。】3
苏轼有了不好的预感。
这个故事很不妙啊,他不会成为故事里的丑角吧?
果然:
【王安石发现了苏轼补的这句诗,决定把苏轼贬去黄州。因为黄州的**会在秋天凋谢,到时候苏轼就知道到底是谁错了。
后来苏轼果真在黄州看到了凋谢的秋菊,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苏轼:……为了证明**真的会凋谢就把人贬官?这什么离谱故事?
王安石:……我和苏轼是政敌,我怎么可能随便让他进我家?
欧阳修:……和介甫发生**争执的不是老夫吗?怎么变成了子瞻?
天幕补充道:
【这个故事是冯梦龙在《警世通言》里写的,这本书属于小说话本,里面的内容当不得真。
历史上和王安石针对**发生争端的是欧阳修,但两人并没有发生自行续诗、贬官等一系列后续。
当时王安石直接就解释了,他说:《离骚》里面有一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餐秋菊之落英”,写的就是秋菊凋谢,难道你没读过《离骚》吗?】4
欧阳修:…………
明明是在说他学生的故事,为什么最后被扒出黑历史的会是他?这也太倒霉了吧!
苏轼悄悄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