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比如考卷的装订,建议用“黄麻纸做封面,这种纸张单薄酥软,一撕就碎,再糊上‘科举考卷’四个大字。
但有损伤,直接舍弃不用,避免被人替换”。
“还有一事。”孔颖达忽然想起,
“隋制考生需‘投牒自进’,但寒门子弟位多低微,又该如何打通关系,拿到牒文。
小公爷可让各州刺史派吏员帮忙,免得耽误了人才。”
李斯文是故意隐去了这点,麻烦孔颖达斧正,总要给老人家一点成就感,总算听到念叨起这事,连忙记下:
“先生提醒得是,小子这就加上。
另外,某打算在长安、洛阳设‘试院’,试院的座位要‘隔座而坐’,考生之间用木板隔开,防止抄袭。。。
先生觉得如何?”
孔颖达沉吟半晌,起身走到案前,拿起笔,在空白稿纸上画了个试院座位图:
“木板要高过头顶,宽三尺,这样考生既看不到邻座的考卷,也不能递纸条。
另外,试院的门要设两道,一道搜检,一道验证身份,防止有人冒名顶替。”
一边说着,孔颖达心中突然升起一股莫名的情绪。
他曾见过隋末乱世,也亲眼目睹了大唐开国。
虚度光阴七十载,总算在今天看到,天下无数寒门子弟的前路。
眼瞅着孙思邈每天乐呵,为医道兴隆奔走,说不眼红是假的。
可若科举顺利推行,那手握典籍注解大权的孔家,也必将兴隆不衰!
念及至此,孔颖达也不打算再私藏,在心里反复斟酌多年的规定,在此刻脱口而出:
“小公爷,老夫再补充一条——待科举落幕,所有考生的答卷皆要存档密封,至少三年。
期间但凡碰到有人举报舞弊,有司便可以借此调卷复查,凡有情况,严惩不贷。
如此,才能保证科场的权威。”
李承乾看着两人忙碌的身影,心里满是欣喜。
他拿起案上的《三字经》,这是李斯文送他的,纸页上印着“人之初,性本善”,他轻声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