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是17282条。
这些鲑鱼都是北太平洋海域的本土鲑鱼种类。
目前已经商业化养殖的帝王鲑,就是从北太平洋引进到新西兰的。
江淼虽然说要发展三文鱼养殖产业,但他并没有大张旗鼓去外国购买种苗。
目前国内根本没有掌握传统三文鱼的种苗技术,唯一掌握的鲑鱼种苗技术,还是毁誉参半的虹鳟。
如果向挪威、智利、丹麦和新西兰等地的三文鱼养殖企业购买种苗,对方就会发现海陆丰公司的动作,要么被高价敲诈,要么就会被直接拒绝。
因此江淼才会在去年十一月份,专门派人去齐鲁省,找一个有专门捕捞船和活鱼运输船,以及经常在北海道附近海域捕捞作业的渔业公司合作,让对方去北太平洋海域捕捞各种鲑鱼。
之所以开出1800万的高价承包费用,主要是冬季的北太平洋海域很危险,没有大价钱,对方根本不想去冒险。
而选择冬季去捕捞,就是为了避免海水温度太高,可以借助天气,增加运输过程中鲑鱼的存活率。
哪怕是有天时,加上船员日以继夜的看护,这批鲑鱼之中,仍然有一大半死掉了。
那些半路死掉的鲑鱼,被运输船上的冻库冷冻着,目前已经全部卸下来,准备发给员工作为春节的福利。
可以获得这一批活体鲑鱼,而且筹齐了太平洋鲑鱼的核心种类,对于海陆丰公司而言,是有一定的运气成分。
不过现在这些鲑鱼已经到了专门准备的养殖场,加上有江淼这个开挂选手在,死亡率会被压到极低。
接下来只需要让它们休养生息,补充各种营养素,由于这一次捕捞回来的鲑鱼都是接近性成熟的体型,因此今年就可以陆续产卵。
一般情况下,狗鲑会在夏末秋初,也就是7-10月间,开始洄游到出生地的河流中产卵。红鲑的主要产卵时间是在7-8月。
粉鲑产卵时间较早,大约在6-8月。
银鲑一般在秋季的10-12月产卵。
帝王鲑的产卵时间通常在秋季,9-11月左右。
从时间上来安排,产卵顺序先后是粉鲑、红鲑、狗鲑、帝王鲑、银鲑。
这些品种的鲑鱼不仅仅产卵时间存在差异,产卵量也有些差异,每一条雌鲑的产卵量一般在1000~5000颗之间。
粉鲑产卵量最少,在1000~2000颗之间;狗鲑产卵量为2000~3000颗左右;红鲑产卵量约3500颗;银鲑产卵量约为4000颗左右;帝王鲑的产卵数量相对较多,每尾约5000颗。
也就是说,哪怕是江淼有办法让它们的鱼卵孵化成功率高达95%以上,要保证有足够的种鱼,以及实现大规模出苗,至少需要人工养殖两代。
而且这些品种的鲑鱼,生长周期是不一样的。
比如帝王鲑,需要5~7年的养殖周期;
而粉鲑则只需要2~3年底生长周期。
当然,这是野生环境下的生长周期,如果通过人工干预,加上充足的营养供应,养殖周期是可以极大缩短的。
例如新西兰的帝王鲑,如果要求快速上市,养殖周期可以压缩到30个月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