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
小公主无言以对。
的确,她爹还得考虑杨丰这个祸害啊!
朱允熥被杨丰蛊惑太深,而且太年轻,不知道人心险恶,以为杨丰的各种改革都是为了大明好,不过杨丰的各种改革的确也是为大明好,但是不是为老朱家好就难说了。朱允熥看到新式教育对大明的好处,看到新式教育能带来民智开化,带来欣欣向荣的局面,但朱元璋看到的却是民智开化后家天下的维持会越来越难。老百姓知道的越多,懂的越多,越无法忍受皇族这个寄生虫,会要更多更有利于百姓,但却不利于维护皇权统治的东西。
朱元璋很清醒。
但他孙子太年轻。
这种情况下朱元璋必须让他孙子明白有些根本性的东西。
说到底现在因为杨丰的出现,大明的水越来越混,老朱也不得不面对新的形势,面对很多过去他不需要担心的东西……
现在的大明新生事物太多,已经让他有点目不暇接。
连他玛刺杀手段都进步了。
过去想行刺个皇太孙这种级别可是极其困难,周围有大批精锐侍卫保护,想行刺都根本无法靠近,就算使用弓弩远距离狙杀也没用,毕竟这个身份的都有最好的铠甲。而现在两枚从二十米外飞来的手榴弹,就差点把皇太孙和燕王团灭,更别说神机铳五十步外狙杀,虽然没成功,但如果皇太孙穿旧式铠甲,那真就是死路一条的。而大街上随随便便跑出个人,就能从怀里拔枪对着皇孙开火,虽然这是自导自演,可不自导自演,这也一样能做到啊!
这种刺杀手段很有效,毕竟短枪就那么一尺长。
揣怀里就行。
走到十步拔出,一枪过去穿铠甲都挡不住。
这还只是刚刚开始。
以后新式火器普及,那这种事情就更普遍了。
老百姓不好管了!
这还仅仅是从技术条件上。
如果老百姓的思想再乱了,那就不是不好管那么简单了。
他是个皇帝。
而且还是个雄主。
维护这个家天下的体制,才是他的根本原则,越是雄主对这个问题越紧,他可以推动国家强盛,但前提是不能动摇皇权。
“朱允熥也不是没有被换掉的可能啊!”
杨丰说道。
如果朱允熥真的不能改变,在思想上就是进步化,那么为了维护朱家的家天下,朱元璋真不排除换人,和朱家的皇权稳固相比,一个孙子也不是不能牺牲掉。朱允炆后面的支持者们,应该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毕竟他和杨丰关系最差,而且是受到儒生支持的,而儒生可以维护家天下。
朱允熥代表进步,但进步后果是动摇皇权根基,朱允炆代表保守,但保守可以带来皇权稳固。
对朱元璋来说后者更重要。
这才是朱元璋对这场刺杀表现有些奇怪的真正原因。
他也在动摇。
杨丰这个变量的出现,对大明的干扰太大,就像他自己说的,从他到大明开始,原本的历史就已经不存在了,未来的一切都是未知,所有人都要适应全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