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爷,您怎么猜到鲁西那边的?”李至刚忽追问道。
“这次决口,并非偶然!”
李景隆叹口气,“三年前。。。。。我在泗州祖陵大工,未经请旨擅自回京。。。”
“哦!”
李至刚眼睛一亮,笑道,“对,当年您就上了折子,河南山东也报上来了,秋季暴雨秋汛,黄河水位上涨,若不能及时处置,恐怕会引得黄河水患决口!”
说着,他摇头道,“这几年,水都大!莫说北面了,我松江老家那边,水位都比往年高了不少!”
接着,他忽又带着几分讥讽,“呵,这回决口的架势,可比往次都厉害!如今户部尚书是赵勉那穷措大,他能应付得住吗?”
李景隆明白,李至刚一直对于清流文官集团,夺了他的户部尚书耿耿于怀。
现如今,就是存了看热闹不怕事大的心思!
最好是那些清流文官们对于救灾等事一筹莫展,然后再让皇帝想起他李至刚的好来。
“以行!”
李景隆淡淡的说道,“你心里最好有个预案!”
陡然,李至刚的心跳加速,“您的意思?”
“一会进宫!”
李景隆低声道,“皇上难免会问询你的意见!”
咚咚咚,一想到又有在皇帝面前露脸的机会,李至刚瞬间呼吸急促。
眼中精光四射,快速琢磨一遍之后,立即说道,“还是老样子,派遣大员去地方。一,组织官绅捐款捐物,二,调集粮草稳定百姓。三,以工代赈,修河治宰。四,请求免税安定民心。”
说着,他摩拳擦掌道,“治灾如治病,尽早尽快。。。。”
李景隆看着他一笑,没有说话。
“贼他娘!”
突然,李至刚破天荒的骂了脏话。
“骂谁呢?”李景隆笑道。
“您也说了,这次决口三年前就有征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