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王氏在为生意很差的明月楼发愁。
明月楼本来的大厨,被别家花高价挖了去,留下的,都是厨艺一般般的厨子。
自大厨走后,明月楼生意一落千丈,日日没几个客人进店,眼看要关门大吉。
王氏打听一番才知道,原来李大人在朝中得罪了人,人家报复性对王氏的产业下手,釜底抽薪。
人家这个报复行为,以利诱之,李大人完全抓不到对方把柄,无从下手。
李素素看王氏愁得上火。
有心替她解忧。
也不再隐藏自己,在家中开始研发菜谱。
实则就是用现有的食材,把后世吃过的菜复刻出来。
人与人的感情是相处出来的,王氏对于姨娘生的孩子一向一视同仁,吃穿用度,从来没有短过李素素的,故而她对王氏的事很上心。
当时弄出来的新菜搁别的酒楼,或许可以卖得不错。
搁快要倒闭的明月楼,那是酒香还怕巷子深啊!
她必须要弄一道味道霸道,香气四溢的菜出来,好让食客们闻香进店。
要说什么调料味道最霸道。
那肯定是辣椒啊!
她跑遍了整个长安的大小集市,都没发现可以替代辣椒的调味料。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
她遇到了一个番邦美男。
她跟番邦美男一阵比划,双方讨价还价,鸡同鸭讲到最后,她以全副身家,换来了他摊位全部的辣椒。
那时候的她,无比痛恨当年读书时,为啥没好好学英语。
她当年英语考试,次次挂蛋。
以至于她跟人家讲价,只会问一句,“howmuch?”
至于那番邦帅哥回的价钱,她是真的听不懂。
只能笨拙地拿出银子,指着辣椒问他OK不OK?
李大人听完她的回忆,大失所望。
接待番邦来使,又不是菜市场买菜,比划是比划不出结果的!
李素素倒是很感兴趣地问起李大人,那番邦人,又是怎么跟朝廷联系上的呢?
李大人道,“还别说,番邦人一点都不笨,他们拉着一车车的珠宝到皇城门口,禁卫军问他们想干啥,他们一阵叽里呱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