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啦啦,一群人就全围了上来,开始七嘴八舌的追问。
“杨先生,你真的找到了八口井?”
“民兵不让我们过去凑热闹,不然我早就过去看热闹去了。”
“你瞧瞧你瞧瞧,我早就说了,一看杨先生就是有本事的人。”
“杨先生辛苦了,这是自家种的,你快尝尝。”
“还有那,我娘他说了,你可是我们瓦窑堡的大功臣,明个就把家里下蛋的鸡给杀了,给你补补……”
朴素的热情最是暖心。
杨锋还没反应过来那,双手、口袋、怀中就全部给塞满了。
红枣、花生、地瓜干。
鸡蛋、小米、土烧酒。
一个满脸皱纹,双手犹如松树皮,动作颤颤巍巍的老太太,好不容易来到杨锋身边,接着就把一捧山核桃放在了杨锋怀里。
一个顶多5-6岁,还拖着鼻涕的小男孩,高高举起手臂,将一个小小的、泛青色的苹果举到了杨锋眼前……
女马的!
绷不住了。
杨锋抢在流泪之前,逃一般的回到了自己的屋子……
“呼呼呼……”
强大的气流吹得人睁不开眼睛。
于是杨锋取出一副墨镜戴上,手中的火把却依然在画圈。
终于鱼龙稳稳的落在了空地上,立即就引起了围观百姓的一阵欢呼。
等待飞机尾舱敞开,杨锋就朝着杨后勤、周保卫他们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杨先生,这大箱小箱的都是些什么呀?”
“除了一些钻头和钢管,其他的主要是种子和秧苗。”
“种子?”
“嗯,三王山周边的农户,用这些种子和科学的种植,稻米亩产可以达到400斤。”
“4、400斤?”
“这不算什么,关键是苞谷和红薯,运气好的话,苞谷亩产能到800斤,红薯我们的最高记录是4200斤,更重要的是这玩意抗旱……”
杨锋说的轻描淡写,可对面的延州众人,那下巴早就掉到地上了。
粮食是什么?
那就是命呀!
如此优良的种苗,那简直比黄金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