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修在宅子内待到接近午时才应邀出门,县令连同当地乡绅,给庆修办了场宴会。
李剑山昨晚接到帖子,忍不住乐道:“在你的酒楼办你的欢迎宴,这群人心眼真是多。”
等于间接往庆修口袋里塞了笔银子。
“心眼不多,他们也坐不到现在的位置。”
庆修到得比较晚,其余人全来了。
他刚推门进去,雅间内所有人纷纷起身拱手见礼。
在场的人只有县令知晓庆修真正身份,其余人只知道庆修是从京城来的贵人。
庆修扫了眼在场的人,庆丰商会在扬州的管事也在,对方接触到庆修目光,尴尬地笑了两下。
看来在场有两个人知晓他身份。
这些乡绅皆是人精,见县令对庆修巴结殷勤,便知道这位贵人身份不简单,也纷纷大献殷勤。
在互相介绍时,庆修听见眼熟的名字,多看了两眼。
王家的当家和王家少爷发现,昂首挺胸,隐隐有些窃喜,莫非是这位贵人对他们印象比较好?
原来这就是低价收购渔村渔民海货的王家。
庆修在心里将两人记下,打算宴会结束后就派人去调查一下。
整场宴会,庆修每说一两句话,其余人就争先恐后地附和奉迎,争着抢着在庆修面前露脸。
临走还打算亲自送庆修回去。
“不用了,待会我还有些事要办,你们先走吧。”
数位乡绅面面相觑,闻言只能先行告辞道:“那我们就不打扰大人了。”
话罢,这些乡绅先后离开。
走得最爽快的就是县令,他知道庆修身份,这里是庆丰商会名下的酒楼,庆修过来一趟,难免会查账,或者吩咐些事情。
有不愿意走,磨磨蹭蹭的乡绅见状,也只得离开。
庆丰商会在扬州的管事绕了一大圈,又回来了,他朝庆修恭恭敬敬地行礼道:“庆国公。”
“嗯。”庆修微微点头,问道:“收购海货一事,也是你负责?”
“呃……扬州这边的海货收购确实是小人负责。”管事忐忑不安地问:“是有什么问题吗?”
“你们的海货是从谁手里收购的?”
“扬州靠海,尤其是这个县城,不少人会来此收购海货,所以县城里有一些商贾专门从渔民手里收购,我们再从这些商贾手里拿货,这样就不用去一个个渔民家中收。”
管事解释道,倒不是说去渔民家中或者渔村家里收不行,主要是这样比较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