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这首《风吹麦浪》,让宋城印象更深的是那首《父亲写的散文诗》。
“一九八四年,庄稼还没收割完。”
“儿子躺在我怀里,睡得那么香甜。”
“今晚的露天电影没时间去看。”
“妻子提醒我,修修缝纫机的踏板。”
“明天我要去邻居家,再借点钱。”
从主人公父亲的视角,描述八十年代一个农村庄稼汉面对的生活压力。
上有老下有小生活拮据的日子。
没割完的庄稼,老旧的缝纫机,紧张的开支。。。。。。
这是一个父亲的窘境。
李建自弹自唱,完全把自己的情感融入了进去。
不费吹灰之力便让人潸然泪下。
“这是我父亲日记里的文字。”
“这是他生命力,留下来的散文诗。”
“多年以后我看着,泪流不止。”
“可我的父亲在风中,像一张旧报纸。”
孩子长大了,看到了父亲写的日记。
也许日子越过越好,可是父亲也越来越苍老。
毫不夸张地说,宋城当初第一次听到这首歌的时候,眼眶也红了。
文字憨厚朴实,却震撼人心。
李建曾在某个节目中讲述了他写这首歌的初心。
“希望歌曲都能言之有物,让观众即使不看歌词也能听懂你在唱什么。”
宋城懂他的意思。
一首歌最动人之处,不是歌词,也不是旋律,而是倾注进去的情感。
但不可否认的是,李建在歌词的塑造上,确实优越。
他也希望能找个机会,把这首《散文诗》搬运到大王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