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瑗之说道:“你去叫一个侍卫进来。”
“唯。”
子佩出去之后,郭瑗之立马把那碗汤药顺手倒进了旁边的痰盂中。
这么苦的药,不喝也罢。
这时,一个穿着盔甲的侍卫进来了,侍卫行礼道:“太后!”
郭瑗之问他:“王城的安全是由谁负责?”
“是我们的将军李三郎。”
“李三郎?”郭瑗之讲了一会儿,好像并没听说过这人。
难道是项声从寿春里面带来的?
当然,她这么多年都宅在家里,对外面的事情不是很了解,就算李三郎上江东本地震她不认识也很正常。
郭瑗之就对这个侍卫吩咐说:“让你们李将军来见我。”
“唯。”
片刻以后,一个身高接近六尺,大约三十出头的中年汉子,从外面走了进来,这汉子虎背熊腰,穿着一身黑色盔甲,胸前的护心镜被擦的反光。
李三郎刚进来就拱手行礼,说:“拜见太后。”
郭瑗之询问道:“李将军,你是江东本地人,还是其他地方的?”
如果想利用这个李三郎,就必须知道他是不是项声从寿春那边带来的,如果不是的话就可以收买,如果是的话,就只能另想办法。
李三郎有点奇怪,太后没事干嘛问他是哪里人氏?
不过奇怪归奇怪,李三郎还是如实回答说:
“臣是江东本地人,家在会稽。”
郭瑗之又问:“你是越人,怎么会到吴国来?”
李三郎就说:“末将家贫,只能入伍,是上官让末将到阖闾城担任工师。”
工师也就是主管营建、督造、建工的官员,属于文官。
“你一个文官怎么会当武将?”
李三郎笑的比苦瓜还苦,说:
“阖闾的税收有限,很多官员都是身兼数职,臣不仅是工师和将军,另外还担任诸卿。”
诸卿是国君近臣,负责君王的出行,执掌君王的车马调度,差不多等同于少府。
郭瑗之打趣着说:“这么说是你是令尹一手提拔起来的喽?”
“是也不是。”
“这话怎么说?”郭瑗之问。
李三郎就说:“令尹再到江东之前,臣就已经负责卫戍王城,不过那个时候王城还不是王城,也就是一个楚王的行宫,臣麾下也就只有几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