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何悯鸿这个未婚妻,也没法见到小不点,只能跟着她父母一起,和大部队一起游玩。
直到开幕式这一天,许多年他们全部出席了大会,参与并见证小不点拿奖。
此时,坐在小不点旁边的却不是何悯鸿,或者他的家人,反倒是丘成桐这位数学天才。
“许教授,今年你拿到菲尔兹奖的呼声实在太大了”
丘成桐面色复杂,朝小不点恭维着说道。
同为港岛出身的数学天才,丘成桐觉得自己这些年都活到狗身上去了。
他是一九四九年出生在潮汕地区,出生当年就移居港岛了。
他前往白头鹰读博的时候,是一九七一年,七二年成为纽约大学的助理教授。
就在他加入斯坦福大学数学系担任副教授的时候,许元启才刚刚就读港大。
然而,等他正式成为斯坦福大学教授的时候,许元启却已经在普林斯顿大学读博,并且很快拿到了博士学位。
因为在这期间,许元启跟开挂了一样,写了好几篇影响力非常巨大的前沿理论数学论文。
即便是丘成桐这位数学教授,阅读许元启的论文,也有些吃力。
今年是七八年,也是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举办年,丘成桐也是菲尔兹奖的热门选手。
但在许元启的光芒之下,丘成桐就显得十分平庸了。
因为今年的许元启,刚刚在五月份度过了他十八周岁的成人礼。
可明明只是一个十八岁的少年,却是菲尔兹奖最热门的人选,这特么找谁说理去?
要知道,丘成桐也十分年轻啊,四九年出生的他,今年也才二十九岁罢了。
“邱教授,您也是获奖热门啊,我觉得我们都会拿到奖项的。”
小不点呵呵一笑,十分自信地开口说道。
“是啊,希望如此吧。”
丘成桐感慨了一句,旋即询问小不点,是不是会在大会上作报告会?
“嗯,我知道你应该有收到邀请吧?毕竟你写的那篇论文,我看过了,太精彩了”
后者赞同地点头,却没有说明白,他自己是收到了三份邀请,他需要针对他之前写的论文,分别做三次一小时的报告会。
没办法啊,他写的论文,太牛了,产出率太高了。
要不是普林斯顿大学那边承担了部分报告会,小不点肯定不止三次报告的。
闲扯了几句,大会正式开始。
菲尔兹奖的颁奖现场,后排座位上,白豆腐和小团子两人实时地为她们妈妈翻译。
秦淮茹挺紧张的,比谁都紧张。
她很希望自己的儿子,能获奖,因为她知道这个奖项,非常非常重要。
其实,如果不是小不点,许家人也不会知道这个奖项,更不可能千里迢迢跑来这个地方,见证小不点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