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黄细妹寄过来的一封信,她不识字,自己口述,请人帮忙写的一封感谢信。
前段时间,许多年休假的时候,去了一趟石庙那边,当时他师傅就跟他提及过黄细妹后续的事儿。
黄细妹还算幸运,她的肿瘤虽然是恶性的,但并不是像直肠癌之类的症状,死亡率也高,但癌症细胞扩散没那么快。
她是六月初才离开京城,跟她父母回了她老家。
原本她还想留下来,看看有没有可能帮助到许多年。
可是许多年根本不需要,即便他孩子多,但有周红梅帮忙照看,并不需要黄细妹‘当牛做马’。
关于这个病情,许多年也总算是确定了整个完整的治疗过程,也确定了黄细妹已经恢复了健康,这就很好。
看完信件之后,许多年笑了笑,便把信件收起来,放书房里,保存起来了。
这是他的经历,也是留给未来孩子或者徒弟的资历。
每一种新奇的病例,对还在学习当中的医生而言,都是很好的学习对象。
剖析这些案例,记牢和摸清楚完整病情、问诊记录、治疗过程、后续发展等等,对后续再次遇到类似病例,就有很好的学习和借鉴作用了。
医生是一个越老越吃香的职业,也是活到老学到老的行业。
吃过午饭后,许多年回到总医院继续上班。
刚到办公室,就被护士同志请到了重症监护室这边,帮忙查看一下刘国昌的身体情况。
原因是俞建章希望许多年能帮忙,他更信任后者的医术。
许多年到的时候,就看到俞建章也刚到门口。
“领导,医院有医院的规章制度,我希望你可以遵守一下,不要把制度都当成儿戏。”
刚见面,许多年便十分不客气地说道:
“还有,总医院这边的医生,他们的医术都非常棒,都是我学习的对象。”
“虽说你信任我的医术,我很感激,但我不需要,所以麻烦领导你稍微理解一下。”
说罢,许多年没有继续看对方,而是走了进去。
监护室里面,除了几个护士同志之外,廖世承也在。
“廖主任,人怎么样了?”
“许医生还是伱来吧,我没权给人看病。”
廖世承明显还生气呢,说着便把病例放桌上,转身出去了。
他生气的对象并不是许多年,而是许多年身后的俞建章。
后者是领导,仗势欺人,蛮横无理,廖世承不生气才怪呢。
要不是医者仁心,廖世承才懒得管刘国昌这个伤患呢。
简直太过分了!
看到这一幕,许多年回头看了俞建章一眼,后者却跟没事人一样耸耸肩。
或许对他来说,廖世承就是陌生人,医术也许还行吧,但肯定不如许多年,更不如保健局那些医生了。